优质服务商推荐更多服务商>

钢铁电商崛起钢铁流通总量超10万亿元

4767

在19世纪至20世纪,钢铁工业发展迅猛,一度成为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无论在产值、产品结构,还是工业技术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提高。进入21世纪,钢铁仍然是人类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自1979年以来,经过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我国的钢铁工业在产量上增加了三倍,1996年开始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钢国;据金模网CEO罗百辉最新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的钢铁产量目前已占据全球产量的45%。他认为,这几十年,我国钢铁生产从数量到质量上都有了极大提高,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和贸易也暴露出传统产品过剩、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以及钢铁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中国钢铁行业未来任重而道远。

 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4800万吨

1、累计亏损大

随着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单独依靠钢铁产业盈利的钢铁企业几乎没有,目前大多数钢企依靠非钢产业的支撑。据最新发布的上半年度报告显示,10家亏损企业累计亏损47亿,5家国有钢企巨亏39.28亿元,占比上市钢企亏损面约83.4%。其中重庆钢铁(601005,股吧)(9.45亿),山东钢铁(600022,股吧)(7.97亿),韶钢松山(000717,股吧)(7.36亿)、马钢股份(600808,股吧)(7.30亿)、八一钢铁(600581,股吧)(7.19亿).

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得到的数据显示,1-7月钢铁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增加0.87%和17.18%,企业亏损面为26.14%,全行业利润仅为0.54%。113.28亿元的利润中,钢铁主营业务利润仅为19.28亿元,吨钢的利润仅为4元,相当于两瓶矿泉水,行业盈利水平之低令人叹为观止。

钢企要发展就要转型,要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就要投入巨额资金引进先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然而现有的微薄利润支撑钢企的发展已不容易,且当前银行对钢企又实施限贷,在寒风中摇摇欲坠的钢企发展举步维艰。

2、钢企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我国工艺和装备落后比例较大,如炼铁高炉中约有4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属于落后的,约占总能力的35%,其中属于限期淘汰的1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生产能力约有3000万吨。炼钢设备中,转炉约有1200万吨是属于落后生产能力,占目前转炉的12%;电炉约有1000万吨属于落后生产能力,占电炉能力的34%。轧钢设备中,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设备不到50%。

另外,我国用于新产品开发与投产的费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偏少。国际钢铁企业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费用一般在年销售收入的4%以上,而我国多数钢铁企业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年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1%。

3、产能过剩持续扩张

工信部此前公布了2014年44家炼铁和30家炼钢企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企业名单,钢铁业共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达4800.4万吨。其中,列入淘汰的炼铁产能2544.9万吨,比工信部制定的年度任务多淘汰600多万吨;而炼钢产能淘汰2145.5万吨,已经完成全年淘汰目标的74.8%。

不过,与此相对应的却是钢铁业产量屡创新高。2014年1-8月份粗钢产量55010万吨,同比增长2.6%;1-8月份钢材产量74210万吨,同比增长5.4%;1-8月份生铁产量48325万吨,同比增长0.5%。

中钢协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受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高位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回落的影响,国民经济增长对钢材的消费强度逐步下降。特别是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大幅下降16.4%,新开工项目不足必将影响后续钢材消费的增长。

与此同时,在过去几年中,地方过分注重GDP政绩,把钢铁行业作为提升当地GDP的有效手段,对钢铁产量的瞒报现象非常突出。另外,出于对当地的税收、就业等问题的考虑,钢铁行业的整合治理效果并不明显,最终导致了钢铁行业一边在淘汰产能,另一边却在加速扩大产能的现象。

 中国钢铁流通规模总量超过10万亿元

1、深化改革

今天,面对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与前期刺激性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考验,钢铁企业的利润不再由过去的规模决定。企业必须从注重产量扩张的规模效益向更加注重品种的质量效益转变,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6家3000万吨以上产量的钢企在竞争力测评分排名上位居前列,一方面说明,规模在钢企竞争力中占据主要位置,没有一定实力的小型钢企很难进入行业前列;另一方面说明,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单纯的由规模决定,规模和竞争力不一定成正比,如 河北钢铁(000709,股吧)2013年粗钢产量4578.64万吨,位居行业第一,然而综合竞争力位居末尾。综合竞争力还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综合效率、能效环保、创新能力、服务水平等,如宝钢在规模上位居第二,产量与其他几家企业相差不多,但综合竞争力却遥遥领先。

截止9月4日,5家国有钢企巨亏近40亿,而行业龙头老大宝钢股份(600019,股吧)净利31.54亿元。据了解,宝钢首先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提升人事效率,实现员工的能进能出;然后针对下游需求,对产品进行再生产,企业实现“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型。

2、全球视野

2014年中国钢铁行业迎来出口高峰年,钢材出口量和出口增速分别达到历史新高。有数据显示,1-8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638万吨,同比增长34.3%;进口钢材964万吨,同比增长4.4%;折合粗钢净出口4972万吨,同比增长42.7%,这一水平已经达到历史高位。

伴随着钢材出口大幅增加,相关国际贸易摩擦增多,许多国家采取了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等贸易保护政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屈秀丽预计,下半年出口仍会保持增长,但难以保持上半年的高增长,增速会有所回落。屈秀丽副秘书长指出“钢铁企业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地区布局,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减少贸易摩擦,真正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不仅仅是钢材出口大幅增加,钢企也在加大海外布局力度。2014年5月,宝钢集团旗下的宝钢资源国际宣布,拟通过收购将持有Aquila的股权扩大至85%。近日河北钢铁集团宣布与南非政府合作,打造以资源开发、国际物流、钢铁产业为一体的海外产业基地。

宝钢集团现任党委书记徐乐江曾指出,2014年是钢铁行业出口高峰年,发展中地区如中东、非洲、东南亚以及东欧,将是中国钢铁业今后发展的主要地区。虽然走出去面临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风险,但中国钢铁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3、钢铁电商的崛起

当前国内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之时,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撑的作用正在减弱,市场需求不断下降,钢铁行业多年来快速扩张形成的巨量产能,需要长时间消化,整个钢铁行业进入去产能大周期。长三角等地的钢铁企业在行业萎缩和信贷萎缩的双重打击下大量倒闭,企业资金回笼困难,甚至出现部分钢企传统销售网络瘫痪的情况。这些为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涉及钢铁的电子交易平台已增至150余家,其中近两年内新建的平台数量超过40%。金模网CEO罗百辉介绍说,目前,中国钢铁流通商总量达到20万家,钢铁业流通规模总量超过10万亿元,但钢铁流通整体呈现的“散、乱、差”特点,不仅推高流通交易成本,也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沉重包袱。诸如钢钢网之类的钢铁电商潮的兴起,有望通过流通环节倒逼一批产量小、技术低、盈利差的钢铁企业加速转型、重组、升级,从而加速改造中国钢铁行业生态。

以往钢铁产品从钢厂到终端客户,需经多层代理商分销,每吨中间几十元的代理费成本,现在通过电商平台,钢厂与用户之间能直接对接,每吨钢铁流通代理成本至少能减少一半,这对于进入微利时代的钢铁行业而言,无疑优势明显。同时由于供大于求、产品库存效率低、销售渠道不畅通等因素,我国钢铁物流供应链产业发展缓慢,信息沟通延误导致了交易费用大、成本高,钢铁产品的终端消费者采购难,钢铁电商的出现有力的改变了这一现状。电子商务让传统流程在网络上进行,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财力、物力,而且有效的拓展了业务渠道,缩短了交易链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速了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的衔接和互动。

钢铁电商崛起钢铁流通总量超10万亿元_商务服务_商标版权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并不代表蚂蚜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无意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您的利益,烦请与我们联系vmaya_gz@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