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商推荐更多服务商>

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有眼识泰山

1439

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有眼识泰山_兼职服务_配送服务

成语“班门弄斧”,历来被人们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对于崇尚谦谦君子的中国人来说,“献丑不如藏拙”。持有这样的态度治学,无异于人进步有补。唐代诗仙李白登上黄鹤楼观光,吟唱“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就体现了大诗人的严谨作风。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比如这“班门弄斧”,也会成为厌学者的挡箭牌。“岂敢班门弄斧!”本来就不懂、不会,说上一句这样谦虚的话,便可以多喝点酒,少谈点问题,且能滥竽充数于行家之列得以优哉游哉。但从另一角度讲,真金不怕火炼,只有到班门去弄斧,才能知道自己的本领如何;是不是千里马,也只有到伯乐跟前遛遛才能显出真假。譬如下棋,厮杀一番,输给了高手,也高兴,如果赢了臭棋篓子,还眉飞色舞,那是盲目乐观,与向高手讨教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真正的“班门”并不森严。就拿鲁班来说,他虽身怀绝技,智慧过人,却并非目中无人。相传鲁班的弟子泰山,干活总是别出心裁,结果惹恼了鲁班,被鲁师傅撵出了“班门”。事过一年,鲁班在集市上看到有个人面前摆着精巧的竹制家具出卖。他万万没想到,这竹制的家具竟是出自被他开除的徒弟泰山之手。鲁班自愧弗如,慨然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可见,有真学问、真本事的人,都是虚怀若谷的。

再如:元朝大诗人萨天锡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地湿厌闻天竺雨,明月来听景阳钟。”可一位山东老汉读了摇了摇头。萨天锡请教老人,老人直言不讳地说:“此诗固然好,但‘闻’、‘听’二字其实一字。”萨天锡觉得老人说得有道理,就问应该为何字。老人告诉他应把“闻”改为“看”字。萨天锡觉得把“闻天竺雨”改成“看天竺雨”有些不妥。老人说:“唐人有‘林下老人来看雨’的诗句,‘看’字既出于此处。”萨天锡心悦诚服,俯首下跪,一字拜师。

班门弄斧有时是走向成功的捷径。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上大学之前,曾拜读了当时有名的权威教授苏家驹的一篇数学论文。经过自己的潜心推算和研究,发现里面有许多错误,于是发表了自己精心撰写的论文,对苏教授的某些观点加以改正,结果引起了数学界的轰动,更受到苏教授的赏识。从此,在苏教授的指引下,华罗庚很快成了我国数学界的一颗明珠。倘若华罗庚不班门弄斧地发表自己的论文,他会很快引起轰动,引起苏教授的赏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班门弄斧有时也可以成为历史车轮的推动力。公元2 世纪,天文学家托勒密写了《天文集》一书,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因其符合人们看到的日月星辰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的现象,又符合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教义,因而得到教会的支持,长期被当做信条。到了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四十多年的天文观测及潜心研究提出了日心说,基本上正确地反映了行星的运动情况,科学地说明了许多天文学问题,因此很快便传开了。这在当时,也属班门弄斧,但若没有这一班门弄斧行为,天体运行的真正之谜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揭开。

当然了,要想班门弄斧得有一定的条件,如较高的素质、过硬的本领等。

而且,还必须抱有切磋学艺的心态。假如自身条件不够,又盲目自大地跑到行家面前去显摆,那就是自不量力了。

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学识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班门弄斧的进步意义,那种动辄“不要班门弄斧”的训斥会越来越少。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并不代表蚂蚜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无意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您的利益,烦请与我们联系vmaya_gz@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