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商推荐更多服务商>

如何在外企找到一份工作

4094

如何在外企找到一份工作_兼职服务_跑腿代办

世道不好,加上中国公司的崛起,很多外企都在裁员,或者headcount冻结。

连那些在外企干了半辈子的人,这几年也在纠结,到底是要去本土公司闯一闯,还是小心翼翼地在外企等退休。

人是习惯的动物,在外企工作了10年以上的人,往往在中国公司干不下去。

10年足够养成固定的工作习惯,塑造一个人的价值观。就算看在钱的份上去了中国公司,也经常感到痛苦和不适。

这种水土不服是必然的,不能假装它不存在。

但是对一个成熟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我建议你:克服。

机会就那么多,选择对自己来说最实际的:好的薪资、好的发展。其他都是矫情。

外企究竟有什么好?

我并不认为外国企业最闪光的优点,是他们“端正的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生存环境”。

外企领先于中国公司的,是他们完备的培训制度和严密的工作流程。前者培养了可用人才,后者保证公司不依赖于人才。

外企的培训简直是三天两头,家常便饭。一进公司就是入职培训,别管你有多少年工作经验,多高的职位。

你不参加那个短则一天,长到一个星期的入职培训,你就连打印机都不会连、年假也不会请、报销单不会填、共享文件夹在哪儿都不知道,根本没法开工。

入职培训完了,是跟所有关系部门的同事一对一约谈。听他们介绍业务现状,工作流程。

这过程中你还得顺便记住并分清三个Chris四个Andrew五个以上的Michael。

正式开始工作之后,隔三差五一个小培训,学习新的办公系统。公司有一个培训课程平台,由人事部专人负责,有时候老板指派安排,有时候自己报名。

这些培训累得很,并不是你想象的游山玩水,或者在会议室里打着瞌睡听报告。

要互动、讨论、做作业、上台演讲。还不能脱产,一边培训,每天的工作还得按部就班做好。只能下班时间加班加点了。

这种短期密集强化培训,对老员工来说有点鸡肋。但新人特别受益。就算你零经验,只要不傻,三个月下来,就变成熟手。

所以宝洁公司只爱去名牌大学挑工科毕业生,学锅炉和精密仪器的高材生去做商务和市场,连大卫奥格威菲利普科勒是谁都没听说过,没关系。

只要智商高素质好,进了P&G,半年还你一个品牌经理。

科学的工作流程、统一的文档管理,也是on the job training (在岗培训)的一种。

交给新人一个项目,按着流程摸索着做,不懂就查前人文件,做完项目自然就出师了。

对于公司来说,花时间花力气培养新人,跳槽走了固然可惜,但也不用慌。

这是一条生产线,新人顶上来,三下两下就接手,可能总需要磨合,但没见过哪个项目因为人走了就烂尾。

什么时候去外企?

我认为对于刚毕业的职场新人来说,进入外企不是唯一的一条路,却是最省力气最平坦的一条路。

从老牌外企起步,按部就班学习,虽然不像互联网新贵那样充满机会,飞快跳级,现在很可能赚得也没有人家多。

但是能学到扎实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写在简历上也好看。

这些东西,以前我也没有多看重,觉得理所当然,还吐槽公司官僚形式主义。

直到去年朋友公司招聘,我看到他手中一份简历:一个很不错的外语院校毕业的高材生,英语专业八级。

已经工作了6年,历经三个互联网公司。虽然不是BAT或者明星创业公司吧,但一听之下,至少都是千万用户级别的APP。

三家公司业务内容各不相同,但她干的都是一些杂七杂八的支持工作。

需要编辑内容了她就复制黏贴,产品上线了她就打包上传,需要推广了她就印资料布置场地拉背板....应聘的职位不高,薪金要求是税前8000。

大家都知道这在北京的互联网公司是一个什么样的工资水平吧?我觉得很可惜。

劳动不分高低贵贱,但日复一日做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专业技能永远得不到提升。

互联网新贵的特点是,除了核心技术团队,其他底层人员是劳动密集型。繁荣的时候大把招人,工资还都不算低,反正烧的是投资人的钱。业务萎缩了再裁掉。

互联网一寸时间一寸金,谁有功夫培训你,干就完了,反正工作也不复杂。工作没了再找一份,小孩心里想:

好歹我也是在XXX 公司干过,也算是个有名的APP,还能找不到下一份工作么。

你当然能找到工作,因为这种公司很多。但是以她这种工作经历,真的也拿不到什么更高的工资了。

反之在外企埋头苦干6年,已经略有资历。这时跳槽去个规模小一点的公司,说不定也能独当一面了。

有人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哪有那么多外企招人呢?进入外企的门槛是相对高一点,考这考那的,又做数学题又考外语。

但是这些小朋友选择互联网创业公司,除了机会多门槛低之外,大概都还在赌:

万一公司发达了呢?上市了呢?多少分了一点股权,一旦业务爆发,小卒子也跟着鸡犬升天。

这种概率是非常非常少的。即便真让你摊上了,也得分你是什么工种的。

很多公司在初创阶段业务模式非常简单,就是靠着100多人重复着简单原始的体力活粗暴推广,获得融资之后才被投资人要求好好梳理业务.

但是这种节奏和环境怎么能容你慢慢成长,人家想找高级人才,外来的和尚有的是。

对于有经验的中年职业经理人来说,外企是一块冲不破的玻璃天花板,是一个温水煮青蛙慢慢令人消沉油腻的泥沼.

正在各个行业赶上来的本土公司,可能是你搏一把的最后机会 .

对于刚毕业的3年之内的职场新丁,外企是类似高考一样的存在,除非你是天才特长生或者爹妈有背景,我建议你削尖了脑袋钻进去。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并不代表蚂蚜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无意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您的利益,烦请与我们联系vmaya_gz@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