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商推荐更多服务商>

“百佳永辉”背后:零售区域扩张另一样本?

2343

“百佳永辉”背后:零售区域扩张另一样本?_商务服务_婚庆周边

作为长江和记实业旗下屈臣氏集团所经营的超市品牌,百佳超市上一次频频出现在媒体头条还是在2013年,那时百佳一度传闻要被卖掉,但最终没有出手。而正是在那一年,永辉进入广东。

谁也没有想到,5年后,这两家品牌和腾讯一起,成为了一件业内联姻喜事的主角。

10月25日,屈臣氏集团、永辉及腾讯举行联合发布会宣布,三方将组建新合营公司“百佳永辉”,合营公司将整合屈臣氏集团旗下百佳超市,永辉旗下Bravo永辉超市在广东省的商超业务,腾讯将为新公司提供“数字化工具箱”中的各项能力和技术,更好地满足广东市场的用户需求。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品牌、生鲜供应链、业态营运、智能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利用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数字化工具,更好的服务用户。

根据协议,在新公司“百佳永辉”中,屈臣氏集团、永辉、腾讯三方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0:50:10,新合营公司将充分借助、共享“永辉管理平台”,由独立团队日常管理营运。

这一合作的背景、方式、意义都颇耐人寻味。在持股比例和新品牌名称中,一方面,体现了对百佳超市这一老牌零售品牌的尊重。另一方面,在零售业转型棋到中盘时,永辉依旧显露出自己的决心与魄力,而腾讯也依旧是小股东策略,与永辉保持同步合作。

对此,一位前永辉内部人士表示,这是一步好棋,既扣住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供应链和规模),又符合当下的大环境发展。

扩张战略之变

换到十年前或更早,“百佳永辉”就只能是做梦。

这是因为,彼时,应该是谁也瞧不上谁的时代——一是10多年前的永辉尚不具备如此“合纵连横”的实力,但现在有了;第二,更不可能的是,在华南市场,布局多年的百佳愿意让永辉成为主角。

时过境迁。这的确对双方都是一副好牌:永辉籍此可以更方便快速地深度吃透一直较弱的华南市场,百佳亦可借得永辉在商超业态上的经营水平,为自身在华南市场多年布局但业绩徘徊不前的现状,找到了一种可以说称得上最好的突破方式。

屈臣氏 董事总经理黎启明也表示,永辉在新公司持股50%,屈臣氏40%,这体现了屈臣氏的合作精神,“永辉在科技零售方面的发展更快,股权和发展应该是平等的。”他显然知道要看更长远的未来,“这个市场非常大,和永辉合作后可在在广东做到最好及发展速度最快的超市。”

这个事件还有一大亮点:永辉首次以区域分拆的模式进行这样的合作。根据三方协议,永辉以广东和深圳永辉100%的股权入股,百佳中国将广州百佳、江门百佳、东莞百佳的股权和部分现金置入,腾讯将投入现金1.25亿元。

某种程度上,一个“百佳永辉”的方案,在《灵兽》看来,也将是永辉未来在中国市场进行高密度渗透的新策略。即在未来的扩张中,永辉可能会通过这种以区域公司(门店)的资源,同合作伙伴组建新公司的的方式来切入或更深入地经营自身薄弱的市场。

也就是说, 《灵兽》认为,目前和未来1~2年是中国零售业最佳整合期,永辉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愿放过这个难得的时间窗口;二是

另外,“百佳永辉” 或许,这会成为大型零售企业在未来寻找区域合作中的主流模式。

呃,对了,腾讯这次更多就是一个“打酱油”的。

吃下广东市场

在发布会上,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宁和屈臣氏集团董事总经理黎启明都发表了演讲,并在发布会现场接受了媒体群访。从张轩宁和黎启明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一个非常明确的表态,那就是:永辉通过此次合作,对于广东市场志在必得。

张轩宁的表态还比较客气,他称广东是中国内地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这也是一种众人皆知的事实。屈臣氏集团董事总经理黎启明则表示,合营公司能集合两个零售品牌的力量,造就华南区最具规模的超市巨擘诞生。

这个巨擘究竟有多大,张轩宁在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广东省区有1亿多人口,我们两家合并完之后有70来家店,未来开店的速度应该会更快,第一个目标先快速达到年销售100亿人民币。”

100亿对于永辉是个什么概念?

根据永辉超市2018上半年财报,云超业务方面,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19%,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29%。如果假设下半年收入与上半年接近,也就是说,

虽然广东是经济大省,但是在永辉的各个区域市场排名里,广东省却是并不起眼。从门店数看,永辉相对业绩规模最薄弱的是东北三省,绿标店(BRAVO)加起来只有7家,广东省是13家(截至2018年6月30日)。

正因此,与百佳的合作,通过“百佳永辉”品牌,使得永辉在广东省的门店规模获得大幅改观。

从合作的资源看,永辉是用广东省的绿标店来与百佳合作,但是张轩宁也说了这样一句话:

从百佳的角度看,在百佳超市深耕的港澳地区,它实际上拥有百佳超级市场、TASTE、FUSION、GREAT等、便利佳等11种业态。这次注入合营公司的,包括百佳超市和TASTE,但未来也存在投入更多资源的可能。而“百佳永辉”究竟是复制过去的业态进行运营的优化,还是会诞生出一个“新物种”,也未可知。

供应链国际化图谋

事实上,百佳超市的根基在香港澳门地区,目前百佳在粤港澳门店数超过300家。

珠三角的特性之一就是区域经济包括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互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这一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和联动也会更加紧密。

根据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永辉与百佳的合作,不能说没有考虑这一政策红利。目前,永辉超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5个城市都开有门店。

从业务形态上看,永辉最知名的是生鲜品类,但是随着竞争的激烈,生鲜的竞争也发展成为供应链的竞争,而且这种供应链的竞争已经从本地供应链开始转向国际化供应链的竞争。

消费者端比较熟知的可能是“三文鱼大战”以及进口榴莲之争,但是这些还只是从爆款层面反映出来的冰山一角。

在这方面,永辉近年来一直有所布局,无论是张轩宁提到的和贝恩一起收购达曼AD,还是与香港牛奶公司的合作(香港牛奶57亿元入股永辉),都有针对国际市场的考虑和布局。

而香港市场本来也是中国企业特别是零售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桥头堡,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2009年苏宁易购(当时的苏宁电器)对香港镭射公司的收购。

分析人士认为,

总体而言,在宏观经济形势处于微妙拐点之际,永辉一方面采取深耕区域市场的打法,力图在局部重点市场做出规模优势。另一方面,又结合政策红利,努力寻找出击的可能,其背后仍反映了永辉的未来谋局。事实上,在此之前,永辉通过合作的形式,在华东市场推出的上蔬永辉就有不错的表现。

未来的百佳永辉能否在珠三角复制上蔬永辉的亮眼表现,还需要更多时间来检验。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并不代表蚂蚜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无意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您的利益,烦请与我们联系vmaya_gz@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