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制造中小企业转型建议
1145
疫情后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趋势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国家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特别是旅游、餐饮、酒店,交通运输这类聚集性行业,同样也有一部分行业正在受益,比如说医药,在线的娱乐、办公、教育等等,这些都有一个短暂的需求爆发,但总体占比较低。对比传统行业,电商在此次影响较小。可以预测在疫情之后,我国产业结构将会发生变化,有重构趋势。机器人、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新兴科技领域需求显著上升。疫情防控对企业智能化生产的启发疫情当中,口罩成为非常紧缺的防疫物资,除了传统的口罩制造企业外,比亚迪,富士康等知名企业也能够加入到制造口罩的队伍中,这也给制造业发展带来启发。什么样的企业能够柔性地生产?首先,能够生产口罩的企业,一定是具有高度的自动化生产线的,也就是说制造业要有适应能力,以便能够适应这种突发的情况。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劳动人口连续下滑,疫情更是突出了我国劳动力紧缺问题,此次疫情加速制造业,推动智能工厂建设,为制造业转型生产提供动力,互联网+人工智能赋能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1)新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机器换人势在必行中国西电西高院智能制造工程设计所所长史亚斌博士在创客时代一段采访中说道,未来制造方式发生变革,机器人会替代工厂的工人师傅以及大量的劳动力,AI会取代部分白领,未来人主要从事一些创造性的工作,程序化的工作。
(2)重构商业模式,企业定制化,服务化转型企业开始面向客户,过去制造产品,现在向服务商角色转变,终端的客户,可以深度参与到制造过程中,高度定制化个人产品。未来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产品和实力的竞争,还会体现在行业的洞察力,品牌的影响力和生态资源的利用率等等方面。打造未来智能工厂未来工厂一定是基于数字驱动的,未来的很多系统一定是互联互通的,具体体现在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产线、质量监控、智能仓储和能源管理系统上,最终监控和决策层也是基于大数据和整个云监控来完成的。智能工厂可以实现人、机器、数据深度的互联互通,使产品更加智能,使制造过程更加聪明,使服务彰显智慧。
智能制造重塑企业发展新动能,实现使整个产品的研制周期缩短,不良率降低,成本降低。智能化手段使生产效率提高,工厂车间使用率提高,达到“三降两增”的目的。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议
(1)运用龙头企业的互联网平台服务疫情是行业之危,数字化转型是企业之机,举个例子,像ABB、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在很早就已经未雨绸缪。ABB公司从1900年到1950年到1985年再到2015年,经历了机械化向电气化转型,软件化转型向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发展过程。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做数字化,智能化战略布局。中国航天高工集团、阿里、SANY等众多企业也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平台,有些企业是在做本身行业的转型,有些行业的龙头企业,除了把自身行业推向数字化外,也在为其他行业数字化提供相关服务。在我国,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所以中小企业能否成功数字化转型关系到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小企业有自身的短板,资金人才竞争很难和国有大型企业同台竞争。建智能工厂周期比较长,需要管理和理念的支持,但是中小企业机制比较灵活,动力和意愿比较足。中小企业要转型,要拥抱未来的数字化,就要学会运用龙头企业打造的互联网平台,结合行业现状和企业内部特征和专家一同进行一些统筹的规划。
(2)做好数字化转型规划设计企业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思考,从定位和顶层设计方面,有些企业有专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团队,这些企业水平就比较高,在不断分析梳理智能工厂的架构后就有可能得出来符合他们自身的企业蓝图。更多的企业不具备智能制造工厂蓝图的设计,就可以通过他们的业务人员和外部的智能工厂的专家一起进行统筹的设计,进行定制化定量化设计。量体裁衣,求实务实,用高度定制化的方案规划,走出误区。
(3)关注政策标准标准是服务和带动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一开始就多关注和参考通用行业的智能制造标准指南。同时要关注政策,国家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从最开始的“中国制作2025”,把智慧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到19年15部委出台了一个支持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政策性纲领文件。不管是国家还是各省市,很多部门都有支持中小企业转型的专项,中小企业自身要争取这些政策补助,获取资金支持。
(4)建立精益管理人才培训中心在未来,会有大量的机器人替代很多工种,但是不代表智能工厂不需要人了。反而,对人的要求更高了。建立适应智能工厂的人才的培训的体系,不仅仅是管理的人才,研发的人才,包括一线操作的工人师傅,都需要进行系统化培训。同时中小企业要争取和高校交流合作的机会,从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文件可以看出,未来与智能工厂相关的人才培训都已经慢慢进入到职业院校的课程中,很多本科设置新专业以后,智能制造、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专业已经出现。中小企业应牢牢抓住这个储备人才资源的机会,在培养方案上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针对不同的场合设立不同的课程内容,打造人才沉浸式培训体验,管理层的培训同样应当如此。
注:部分文字整理于《创客时代》视频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