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商推荐更多服务商>

从职业成长窥探个人成长:一位交互设计师的人生感悟

315

从职业成长窥探个人成长:一位交互设计师的人生感悟_业界动态_数字化

一个设计师的观点综合了设计师个人成长经历、性格的各个方面,也会间接体现设计师的修养以及各方面的能力。


近段时间一直在看某设计师在其专栏中写的文章,很有感触,这些文章涉及到了设计师成长的各个阶段,因此我想结合自己的设计工作、生活以及个人成长谈谈我的一些感悟。

以下文章我将采用摘录原文+个人感悟的形式,从四个方面——设计师的基本能力、进阶能力、高阶能力以及自我认知进行阐述。

一、基本能力

(1)择业前,先想清楚大方向:什么公司>什么岗位>什么职位>如何去培养相应的技能。

在开始投入一个领域之前,我们需要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从上往下拆分目标,最后落实到培养相应的技能。这样才能保证努力对方向,同时也能保证充足的动力。

除了在职业发展方面,在个人成长方面也是一样。我们需要树立人生目标——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往近期推,十年后我将会怎么样,接着是五年、两年、一年,接着制定年度目标、月度目标、每周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计划。同样的,有了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引,我们就能努力对方向,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使用每分每秒以辅助目标的达成。

(2)具备执行力和主观能动性。

确定了努力的方向以及具体的步骤,我们就需要保证自己的执行力以及主观能动性,以帮助目标的实现。

“执行力”是大家提得最多的职场必备技能之一,通俗地说就是将手中的任务保质保量、按时交付的能力。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一点,但作为新人却常常面对一大堆琐事,没有任何执行动力,常常应付了事。这不仅影响了项目的进度,也不利于构建我们的职业形象。

那么如何提高执行力呢?我认为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就是基本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就是提高主观能动性。前者不用多说,需要我们平时肯下功夫掌握;后者,则需要我们增加基础工作的附加值。比如,上级分配给我一个切图的工作,我本能上会有抵触心理。但我会尝试着调整自己看待这件工作的角度,比如说,我可以借助它熟练我的PS技能,同时培养高效处理琐事的能力,另外也可以知道开发部门对于UI设计的需求,这样对于交互设计也是一种帮助。这些收获都能提升我的专业能力,所以在完成工作时,我自然就多了很多的动力。

(3)守着一种固定思维模式,拼命地堆体力去努力这个方式,其实是一种偷懒。

这里谈到了两个问题“固定思维模式”与“表面的努力”。可以说“固定思维模式”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表面的努力”。比如,产品给我需求让我根据需求进行交互设计,刚入行的时候,我会一切以满足产品的需求为前提,而没有挖掘这些需求的深层原因。这就是陷入了固定思维模式,这往往导致我做出来的交互稿千篇一律,没有设计的亮点,无法从体验上解决用户的痛点。

如果在此时我能够从“一味满足产品需求文档”的固有思维中脱离,往深层去挖掘这些需求背后的原因,那么我就更能找到问题的根源,而不受过多表面需求的限制,设计出更能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产品。

“表面的努力”分为两类,一类是方向错误,完全努力错了方向;一类是量的堆积,而对于个人能力的提升几乎没有帮助。前者,需要在工作开始前期跳出固定思维模式,思考此项工作的目标以及实现途径。后者,需要有意识地识别自己的这种低效状态,反思一下自己可以如何去调整问题处理的方式,提高效率。因此,不需要动脑子的事情尽量少做,这显然对自己没有太多帮助,我们需要在工作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反思这项工作应该如何提升效率,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这种方法。只有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我们的思维弹性才会增加。

将它联系到我们个人的成长中,我们需要在自己的成长航路上保持开放,善于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想法,根据目标调整航向,而不是固步自封,自我固守。而在平日的点滴生活中,我们需要时长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我将这段时间用在了哪里?这对于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帮助?我是否处于思维偷懒的状态?

(4)向周围的人学习。

在职场中我们需要一直保持开放和学习的心态。不夸张的说,周围的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就拿我自己来说,刚踏入职场的时候我有些心高气傲,据理力争,认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支撑设计方案,因此总在他人提出意见时急于反驳。但在项目中后期,与上下游沟通后,我往往会发现很多先前的意见都是值得采纳的。因为这些意见多是前辈们经过项目积累出来的,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而我由于项目经验过少,考虑的因素不全面,做出的决策往往过于理想化、主观化。这是思维层面的开放,我们需要时刻保持着开放的心态,不能刚开始就抵触他人的建议。

此外,我们的职业技能与素养比如沟通能力、演讲能力等都需要慢慢磨练,这些都需要向周围人学习。

职场也是一个小社会,职场中的成长也对应着我们的个人成长。在生活学习中,我们也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有选择地吸取,慢慢完善自己的人格特点,塑造更好的自己。我们很多人会习惯性地用自己的观点、立场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去看待和评价别人的做法,这往往会限制住我们的眼界。因此,我们需要培养一种心态——当他人给出建议时,先肯定他人的建议都是有理由的,而不是急于否定。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拓宽我们的思维。

二、进阶能力

(1)需求:针对不同需求方,设计的重点、沟通的重点都不同。

“需求”是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时刻关注的一个点。刚入行的时候,我常常听前辈说,接到需求时不要急于思考设计方案,而应该挖掘需求背后的深层原因。

但我一直无法将它完全融入我的设计过程中,直到一个前辈告诉我让它成为我的一种思维习惯,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沟通中,请客吃饭等等,看似平常不经意的事情,都需要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对方的需求,才能让整个互动的过程体验更加良好。

就拿请客吃饭来说,如果不知道他人的喜好和需求,随便请一顿饭,可能花了钱也不见得能得到别人的感谢。但如果把对方的饮食习惯以及日程计划都考虑到了,就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得到了重视,并且会在整个就餐过程中感到十分舒服。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我们更应该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生活中,让它成为自己的习惯。

很多人说应该把生活和工作区分开来,但我认为在工作培养的很多思维习惯都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和效率,无论是自我发展或者是与人交往,这都将促进我们的不断进步,因为原则都是想通的。

(2)产品的可用易用性,从两方面考虑:用户的学习成本、学习意愿。

对于一个用户来说,一个产品是否会吸引他继续使用,他会对比学习成本与收益。这就是一个产品的立足点。因此无论是产品的定位、核心功能,或者是交互、视觉设计,我们都需要运用成本效益的思维。

这就是对于人的本性的思考,在做任何决策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对比成本和收益,若成本大于收益则选择放弃,反之则进行下去。因此,研究一下“决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对于产品设计以及个人的成长都是有帮助的。

(3)学会把控项目的「节奏」。

尽管现在还没有达到把控项目节奏的高度,但我对于这一点也有一定的体会。项目前期,我们需要做好项目分解,然后根据优先级合理地分配时间并确定时间节点。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思回顾,适当调整项目的进度以及一些相关因素。

这种方式也可以运用到平日的时间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学习中,根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的优先级,合理地分配时间,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完美、不分主次轻重。时间管理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对于我而言,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就是能够在时间节点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同时依旧保持较高的精力水平。

三、高阶能力

(1)影响力:这个影响力需要是全面的。

在团队内部,能在一些专业项得到团队的认可并成为一个可供学习的标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能得到非设计业务团队的信任和配合;在大部门,能在设计领域影响较高级别的领导;甚至在设计这个小圈子,有一定的被认知能力和专业影响。

尽管还没有达到高阶水平,但Yoyo的分享,也让我有了更清晰的努力方向。

“影响力”除了可以作为职场发展目标外,也是我在生活中、与人交往中,需要努力的方向,我希望在朋友心目中有明确的个人形象,比如靠谱、值得信任,能在对方需要时提供及时的帮助;上进,需要打鸡血时可以来找我。

(2)设计咨询:说服力配合自己对设计深刻理解后的沟通说服力。

设计咨询是我个人的职业目标,也恰好看到了Yoyo对于设计咨询能力的描述。咨询行业对于分析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以及最后的演示沟通能力都十分看重。咨询说简单点,就是客户有问题找你来帮忙。但对方能否接受你的意见并执行下去,则取决于你的沟通能力。

刚入行的时候,前辈们都说交互设计师需要拥有强大的沟通能力。但我觉得不仅是交互设计师还是其他行业,以及生活中,沟通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沟通实际上就包含了“明确对方需求>知道自己的目标>有效表达”。很像是设计中“分析需求>明确目标>设计方案求解>设计方案演示”的过程。更简单地说你要知道你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是不是你想要的结果,然后选择有效的表达方式。

四、自我认知

(1)认识自我:认识自己,反复认识自己,并控制自己的被认知,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

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认识自己的长处专攻,认识自己在处理事情、与人交往过程中有哪些不好的习惯,然后问问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他人心目中什么样的人,然后按照这样的思路和要求去做。不要去责怪他人为什么会对你产生和你的自我认知完全不同的认识,其实这完全是由你日常的行为处事习惯积累出来。你在他人心目中形象的确立也是一次次自己行为选择的结果,如果想要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那你就学会用心对待他人的需求给予用心的回应,如果你希望别人诚新待你,给予你帮助,那么你首先也要先诚心对待别人并给予帮助。

(2)交互设计师的个人风格

会演讲的、关注用户的、能把握大方向的、视觉化思考、PPT展示等;找个人风格:仔细看自己的专业技能、人际交流、思考方式的进步模式,找到一些自己的风格。

每个人都要有一个特长使得自己在一个群体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涉及到了个人的职业发展以及平常如何进行自我投资和提升。Yoyo给了几个例子,我之前没有在这方面有过深入的思考,看到这些正好触发了自己的思考——我的个人风格是什么?职业发展专项是什么?在一个团队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优势?

结合我的学习经历以及自己的行为处事习惯,我认为自己在这两方面会有所侧重——用户体验和逻辑思维。用户体验方面的思考是我从小的习惯,我善于从用户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也可以说比较富有“同理心”,但现阶段我还没能很好地将它融入我的设计中,还需要多实践总结。因为,我们很多时候认为自己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并不能完全同等于用户,无法保证和用户完全相同的立场和角度,也不能联想到所有可能的场景。为了避免陷入自以为是的换位思考方式中,我们需要利用“批判性思维”,时不时地反思自己是否有思维局限,是否应该跳出来再看看这个问题。

逻辑思维也涉及到了“批判性思维”,善于站在更高地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不断推倒重来;当然还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在设计中和生活中逐渐建立自己的方法论。

(3)产品的差异化

真正的差异化来自内容的创新使用方式,和符合时代发展或者超出时代发展的商业价值潜力。

对于产品来说,差异化就是要创新性地使用内容,同时还要有商业价值,这才是能使产品能做大做好的根本保证。而对于个人发展来说,要体现个人的差异化和价值就要专注于一个细分领域做专做强,同时让自己的专业能力对于团队或者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4)观点

是一个设计师的专业、教育、职业、项目经验、固执、理想、性格、风格、偏好、品质的完整综合体。

一个设计师的观点综合了设计师个人成长经历、性格的各个方面,也会间接体现设计师的修养以及各方面的能力。

这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价值观。在做设计决策时,设计师需要以观点为支撑做价值判断,而当我们面临人生决策时,我们则需要用价值观作为判断依据,这些都是想通的。

人生态度,为人处世方式,价值观,贯穿于一生,职场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我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在职场中、在生活中、在与人交往中慢慢培养。


作者@  爱吃爱花爱生活的UX人

来源@简书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并不代表蚂蚜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无意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您的利益,烦请与我们联系vmaya_gz@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