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到底要考哪方面来实现?
3822
自2009年次贷危机危机以来,人们重新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随后,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我国也顺应时代的提出中国制造2025。在普通人眼里,智能制造中,机器具备人一样的思考,能够根据现场情况,对生产制造活动进行决策与执行。然而,现实的技术,仍不足以实现这类似“科幻片”的场景。
智能制造首先要体现在工业的智能,那么工业智能的场景时怎样的,需要靠哪些技术来实现的,它的关键点在哪里?
什么是工业智能,怎么体现?
近年来,AR、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技术的出现及发展,为智能制造的实现,奠定了技术的基础。智能制造最终形成的是工业领域的智能化,即工业智能。从过程看,这是制造业升级过程,而智能制造或工业智能,是制造业升级的终点。为此,实现工业智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同时,实现工业智能化,是未来不可逆的大趋势。
那么,工业智能是如何体现的呢?首先,是工业生产链中,以工业数据为基础,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同时辅助一些其他信息技术。其次,重塑整个工业的形态,通过自动化技术的提升,融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最终实现智慧型的生产体系。
工业智能的作用,一方面优化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彻底改造某些行业。具体的表现看,工业智能逐步淘汰某些制造业相对落后的部门和单元,以高智能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优化生产结构,通过机械的自动化生产代替人工生产。最终形成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生产。
IT与OT融合推动工业智能的发展
传统的IT、OT行业合作推动下,形成了工业智能的特性。在这里,OT是现代智能工厂的支柱,是IT实现智能化落地的载体。近年来,IT与OT的融合一直在进行中。从发展的时间看,前期的融合比较慢,如今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融合的速度逐渐加快。最能体现的方面,首先,工厂车间综合运用了POCUA技术、数字孪生、大数据等。其次,柔性生产的逐步实现,包括信息化和自动化的融合,最终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生产。
高水平的自动化,是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学习、持续优化。最终从大规模生产转化为定制化生产。另外,IT和OT的融合是源于工业互联网的需求,以前各个工厂用的是内部局域网,信息是封闭的,但是随着现在这种信息交互、各种领域的交互越来越多,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期间就产生了OT和IT融合。另外,智能云工厂的解决方案,也是对IT和OT融合典型的代表。
工业软件是工业智能的核心
科技日报曾发表文章指出,核心工业软件,是中国智能制造的“无人区”。从德国的情况来看,最大的企业不是西门子,也不是大众汽车,是SAP,一家引领德国工业4.0的工业软件公司。为此,工业软件的缺位,是实现工业智能的拦路虎。
以EDA为例,EDA软件水平代表一个国家电子产品的设计能力。工业系统复杂到一定程度,就需要计算机辅助的工业软件来代替人脑计算。
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用于辅助和实现EDA的软件,被归口为高等级“行业通用”工业软件。在先进制造的“流水线”上,没有先进EDA软件做产品设计,再高端的设备、再精湛的工艺,也实现不了高端的制造。有了EDA软件,就能通过计算机“试错”,低成本设计出合格产品。通过EDA软件平台,设计者借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逻辑编译、简化、分割、综合优化、布局、布线和仿真,直至对特定目标芯片完成各项工作。
回到工业软件与工业智能这里,软件是智能的核心,工业软件建立了数字自动流动规则体系,操控着规划、制作和运用阶段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是数据流通的桥梁,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同时,工业软件内部蕴含制造运行规律,并根据数据对规律建模,从而优化制造过程。可以说,软件定义着产品整个制造流程,使得整个制造的流程更加灵活与易拓展,从研发、管理、生产、产品等各个方面赋能,重新定义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