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手握三大证据为何放弃自辩?两张底牌让她放心以退为进
1403
《如懿传》的第十八集,给出了开播以来最精彩的一场宫斗群戏。有人看到了周迅精湛的微表情演技,也有人看到了反派围攻娴妃如懿时的默契配合与层层推进。其实,娴妃如懿手里有三个证据可以用于辩解,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在反派欢呼胜利的背后,娴妃如懿正凭借自己手中的两张底牌,悄然拉开以退为进的反攻序幕。
娴妃如懿与沉水香之间被人划等号
我们首先来看看娴妃如懿当时手中有哪三个可以用来为自己辩解的证据。
娴妃如懿遇到的第一个指控,就是在朱砂盒子里有沉水香的气味,而宫里只有她一个人在用沉水香。可既然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那么自然也可以被蓄意栽赃者加以利用。因此, 在娴妃如懿和沉水香之间划等号,逻辑不成立。
娴妃如懿遇到的第二个指控,就是仪贵人的食物和炭灰里都发现了朱砂,而在娴妃如懿的妆台下也发现了一小盒朱砂。如果仪贵人胎死腹中是因为朱砂所致,那么几乎每顿饭都跟仪贵人同桌进餐的娴妃如懿本人,以及张钧甯饰演的海兰,为什么没像仪贵人那样满嘴起大泡?仪贵人身边的宫女们同样闻了煤烟,为何也身体无恙?可见, 朱砂不是元凶,过量摄入朱砂才是真相。 如果需要过量摄入才能致病,娴妃如懿为何只用那么小的一个盒子装了不到半盒的朱砂, 她的剩余库存在哪里? 娴妃如懿凭什么能预判到,仪贵人发病时,她的朱砂恰好几乎用光?
娴妃如懿遇到的第三个指控,就是她把仪贵人接到延禧宫照顾,就是为了伺机加害。可是当时的情况明明是,嘉贵人百般怂恿在先,仪贵人苦苦哀求在后,又有皇帝暗示, 娴妃如懿推脱不过才同意接走仪贵人。 皇帝和怡贵人当时都在现场。
高贵妃站出来搅局
如懿手握三个证据,一开始也试图为自己辩解,但她最终却选择了放弃自辩,这是主客观两方面原因综合促成的。客观原因是高贵妃站出来诬陷如懿抚养大阿哥意在夺嫡,打断了如懿的辩解,也搅乱了如懿的思路,场面变得更加复杂。主观原因则是三个太监集体作伪证,让如懿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正在面临一场有预谋的围攻。
如懿确实始料未及,她被从天而降的阴谋弄晕了。她极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也在迅速思考对策。就在如懿还没来得及想好清晰的对策之前,阿箬的大招就放出来了。
如懿被阿箬的供词气到面部抽搐
对于阿箬的背叛,如懿并不是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当初她私下里对惢心说想把阿箬嫁到宫外去,就是担心阿箬将来会给她捅娄子。可是如懿万万没想到,阿箬的黑化竟然如此彻底,竟然能把压根没有的事儿说得有板有眼。
阿箬一大套黑白颠倒的供词,让娴妃如懿看清了一个真相:她正在面对的,是一群人有预谋的栽赃陷害。对手的准备非常充分,目的就是要置她于死地。
看清了这个真相之后,如懿迫切想要搞清楚两件事: 一是对方的阵营里到底还有谁, 到底还会搬出哪些让她想都不敢想的罪名; 二是谁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自己下一步反击时,有谁是值得信任的?
两派纷纷参战局面大乱
就在如懿还没缓过神儿来的时候,围绕如懿是否该被治罪,正反两派开始了团战。在反派一方,太监小禄子一头碰死,用生命再次栽赃;高贵妃则跪求处置如懿。在正派一方,苏绿筠、陈婉茵和海兰也纷纷下跪,凭着自己是宝亲王府旧人的身份,力证如懿不是恶人。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也不甘寂寞,白蕊姬给了如懿一巴掌,仪贵人则大哭不止。真正主谋嘉贵人则静观其变,不表露立场。
纷乱的战局,反倒让如懿心中的对策逐渐清晰了起来。 正是从这一刻起,如懿决定放弃自辩以退为进 ,让对手把所有的招数都使出来,也让自己能看清敌我。
如懿就不担心自己的沉默会招致灾祸吗?万一太后信以为真,下令赐死如懿可怎么办?放心,这就是如懿的底牌所在。
皇帝绝对相信如懿
如懿的第一张底牌,自然是皇帝。皇帝当众表态相信如懿,背后不仅是因为两人之间的感情深厚,更是因为皇帝从一开始就看穿了真相。
早在本次宫斗一开始的时候,皇帝便像看戏似的斜倚在座位上。除了沉水香让皇帝皱了一次眉头之外,对于反派的多轮举证和构陷,皇帝始终双目低垂,没有表露出任何震惊的神情。
在本次宫斗开始以前,皇帝已经至少三次感知到富察皇后一派与娴妃如懿之间的不和——调查白蕊姬脸部感染时,调查怪胎传闻时,富察皇后均流露出了不分青红皂白就想处置如懿的态度。再加上如懿刚刚被授权协理六宫,富察皇后当场表示反对。因此,皇帝对当下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是不太相信的。
青樱说出太后心思
如懿的第二张底牌,也是她最关键的倚仗,就是她笃定太后不敢要她的命。如果太后当众赐死如懿,如懿就会在临死前,当众说出自己姑母——先皇后那拉氏的死亡真相。这是太后万万不愿承受的后果,而如懿早就当面对太后点破——若是有人对姑母的死因有所猜测,由臣妾这个亲侄女的嘴里为您分说,便没有人敢污了太后的清誉。
因此,太后与如懿之间早就形成了互相制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这些内情,富察皇后和高贵妃们哪里会知道。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如懿在仪贵人发病之前对大阿哥说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有什么本事,不要让旁人一下都看穿了。旁人不知道的,有一天也许就是你的傍身之技了。
如懿放弃自辩
正是有了这两张底牌,如懿明白自己被围攻的最坏结果也无非就是降一降品级,并无性命之忧。如果能通过这一机会,彻底看清后宫派系,看清包括皇帝在内的每个人的选择,对她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无论是宫斗、商战还是职场上的较量,拼刺刀都是最低级的做法。高手之间对决,拼的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拼的是多兵种全方位联合作战,拼的是综合实力。拼到最后,实际上大家拼的就是各自的底牌。
看底牌,如懿完胜。既然如此,一城一池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现在丢掉的品级,将来一定有机会成倍拿回来。
太后暗示皇帝不要感情用事
太后果然按照如懿的猜测,只将她降为贵人、幽禁延禧宫。太后只怪罪如懿未能照顾好仪贵人导致皇嗣夭折,却并未采信反派的所有构陷。皇帝依然觉得这样处理过于严厉,可太后却暗示皇帝,有人拿一条命来告发如懿谋害皇嗣,太后的言外之意是——这背后还有多少算计,你现在能说得清吗?
表面看,本次宫斗以如懿失败收场。可实际上,阿箬被送进慎刑司也出乎了反派的预料。太后想从阿箬口中得到真相,皇帝也在调查阿箬,富察皇后的派系里则有人想要对阿箬灭口——新一轮的宫斗从这里就已经开始了。而卧薪尝胆的如懿,却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坐看风云,静待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