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成隐患,看新加坡如何探索治理
4848
现在,电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但也带来了一个隐患,那就是电子垃圾,所以,怎样处理电子垃圾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新加坡每年丢弃约6万吨电子垃圾,一半是家用电器和资讯科技产品。这意味着,平均每人每年“制造”约11公斤的电子垃圾,相等于73部手机的重量。不过,只有6%的电子垃圾做到再循环。电子垃圾回收率低,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新加坡电信和新加坡邮政去年携手推出当地规模最大的电子垃圾回收计划“ReCYCLE”。
公众可以把不要的手机和互联网设备,丢弃在新加坡电信零售店和特许零售商的回收桶,也可以免费索取特制的“ReCYCLE” 信封,装好电子垃圾再投入邮箱。
这两家公司过去9个月收到约500公斤的电子垃圾,多数是小型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充电器等等。
不过,新加坡电信可持续发展总监谢文聪受访时表示,他们在设置回收桶时,面对不少限制。 “由于零售店的空间有限,回收桶不能太大,所以我们无法收集大型的电子产品。购物商场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也不能设置回收桶。他们可能担心不法分子利用这些回收桶进行恐怖威胁,或担心清洁工人把这些电子垃圾当成一般垃圾丢掉。”
谢文聪也认为,电子科技发展迅速,导致电子产品更快速被淘汰,造成电子垃圾泛滥。“市场上的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消费者也不断追求最新的款式,几乎每年都要换一次。与其把这些还能用的旧款电子产品,如手机丢掉,不如拿去回收,或收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不然,旧款的电子产品越快被淘汰,电子垃圾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多。”
希世环保是新加坡六家主要的电子垃圾再循环业者之一。该公司设在大士工业区的回收工厂,每年处理约5000吨电子垃圾,其中也包括新加坡电信和新加坡邮政收集到的旧手机。
手机里的电路板,在经过人工拆解和化学处理后,可以提炼出黄金碎片,再溶解冶炼成金条,作为工业用途。
据了解,每吨电路板可提炼出300克左右的黄金,市价可达 16500 新元(约合79108 元人民币),而这些贵金属就是回收业者的主要盈利来源。不过,希世环保市场行销执行员林诗满透露,成本压力和技术局限是许多业者普遍面对的问题。
“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其实是一项专业性强,并且需要很多技术的一项工作。初期需要投入的成本较大,而成本回收方面也比较慢。目前在本地,电子垃圾回收的大环境还未真正成形,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回收体系和制度,设备和技术也不像国外那么先进,所以一些电子垃圾还是必须送到国外进行更深层的处理。”
新加坡有一家特别的“咖啡店”。它打着“Kopitiam”的招牌,却不卖咖啡,而且每周只营业一天。原来这是社会企业“永续生活研究所”举办的“Repair Kopitiam”(维修咖啡店)工作坊。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都会有一群义工免费教导街坊维修损坏的家用电器。
“Repair Kopitiam”自2014年创办至今,已有超过250人报名成为义务“维修教练”,一共维修了超过1500件电器,成功率高达六成。最常见的电器包括电熨斗、风扇及热水壶。
义工李永义说:“我们并不是帮公众维修,而是教他们自己动手维修。如果电器制造商在设计产品时,可以更重视‘维修性’,那么消费者在电器损坏时,就可以把它拆开进行维修,而不是另买一个新的。地球的资源有限,我们不能继续无止境地使用这些资源。选择再循环或维修电器,可以帮助节省资源,也可以延续这些电器的寿命,达到减少电子垃圾的目的。”
打印机和复印机制造商富士施乐,早在 1995年就开始为报废的产品提供免费回收服务,过去20多年来的回收率高达99.9%。
富士施乐亚太区企业可持续发展总监梁殷透露,为了确保产品的“可回收性”,富士施乐用了多年时间进行研究,改善产品设计机制,并购买新材料和零件。这是因为最有效的生产方式往往是最不利于回收的。
新加坡政府最迟将在2021年之前,落实一套强制性的电子垃圾管理系统,规定电子产品制造商和进口商遵循“制造商责任延伸”(EPR)的监管模式,回收在新加坡市场售卖的电子产品。
不过,梁殷认为,要在全国实行EPR监管模式,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这些年来投入不少资金建立回收网络和重新设计产品,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小型企业要如何筹集额外资金来建立回收网络?我认为这方面需要政府的介入,提供资助或津贴,帮助企业开始推行回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