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剧后影”VS“先影后剧”,后者爆款率更高?
3209
【作者:夏天】
剧版《重返20岁》开播,不论是与票房3.64亿,豆瓣评分7.2的影版相比,还是与近期热播的IP改编剧《镇魂》《扶摇》相较量,成绩都相对寂寥。
近年来,在“IP热”风潮下,“剧影联动”现象如狂潮般势不可挡,从《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再到还在筹备、拍摄中的《芳华》《七月与安生》《风声》,得益于营销上的相互借力,越来越多影视作品投身“剧影联动”阵营。
然而,从截至目前已走向市场的作品表现来看,大部分“剧影联动”作品,成绩单羸弱苍白,只有极少数高开高走,跻身爆款之列。
“剧影联动”前路漫漫。
同一IP的双重开发,是相互借势的合作,还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备受追捧,“高性价比”的“剧影联动”,真的是门好生意?骨朵将近年来热播的“剧影联动”作品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刨除制作水准、演员表现,宣传造势等因素上的差异,意外的有了一些新发现。
“先剧后影”模式下的电影:
资本浮躁,烂片频出
先剧后影(不完全统计)
先影后剧(不完全统计)
纵览片单,“剧影联动”根据播出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可大致分为“先剧后影”及“先影后剧”两类。由于电影市场资本趋利且投资风险更高,尽管2018年“先影后剧”现象不断升温,纵览近年上线的影视作品,就整体数量而言,“先剧后影”的作品仍多于“先影后剧”。
这些“先剧后影”模式下诞生的作品,根据剧版与影版播出间隔时长、内容差异、口碑差异等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IP同步开发,剧、影间隔时间半年内
先剧后影(半年内)
此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微微一笑很倾城》《何以笙箫默》《匆匆那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四部,影版与剧版上线时间分别仅相隔10天、3个月、4个月、6个月。
除了间隔时间均不超过半年外,它们还同时拥有4大共性:“剧版”爆火,且是女性青睐的爱情题材;主演为当红高颜值鲜肉、小花;用低成本撬动高回报,票房均在2亿以上;口碑扑街,豆瓣评分最高仅5.3,最低低至3.6……
一时间,先剧后影+大IP+流量明星,成为新晋“流量电影”工业化生产模式。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影版压缩制作成本,将资金大量投入在IP购买及明星片酬上,而为了赶在剧版余热未退之前上映,在制作成本本就薄弱的情况下,剧本改编草率,剧情压缩粗糙,拍摄制作敷衍,由此炮制而成的电影,质量不尽如人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旧瓶装新酒”,剧、影间隔时间2至4年
先剧后影(2-4年)
剧版爆火后,复制或超越原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类电影选择另辟蹊径,选择延用剧版旧名讲述全新故事,例如《北京爱情故事》《咱们结婚吧》《新步步惊心》《奋斗》等。
相较于“IP同步开发”的电影,这类作品没能逃离口碑扑街的命运,并且票房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影版《北京爱情故事》《咱们结婚吧》口碑虽差强人意,好在有剧版原班人马加持,票房成绩相对可观。
而影版《新步步惊心》《奋斗》,相较于剧版,演员全换、故事线大改,没能蹭上剧版热度,也没有顺利打出“情怀牌”,自然也就没能撬动观众的观影热情。最终票房、口碑双扑,票房分别仅为3221.5万、567.1万。
三、“老瓶装旧酒”,剧、影间隔5年以上
先剧后影(5年以上)
迎合观众怀旧心理,“老瓶装旧酒”新型营销方式应运而生。这类“剧影联动”模式下诞生的电影,与剧版时间间隔越长,怀旧味就越浓厚,就越容易勾起观众的怀旧情。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武林外传》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请回原版人马,打出怀旧旗号,总有观众“为情怀买单”。
1998年热播的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承载着众多80后青春记忆。13年后电影版上映,李亚鹏、徐静蕾时隔多年再次聚首,吸引了不少怀旧青年。然而走进电影后,观众没有机会回味青春往事,反倒为注水的剧情唏嘘不已。最终影片票房2.04亿,剧情被吐槽“狗尾续貂”,歌曲《因为爱情》成最大赢家。
无独有偶,剧版热播5年后,影版《武林外传》上映,诚意十足的集齐了身价暴涨的原班人马,尽管最终赢得1.9亿票房,吐槽声却也从未停歇过。影片6.4的豆瓣评分,在低分频出的中国电影市场里不算低劣, 然而与剧版9.4的高分比起来,也很是捉襟见肘了。
“先剧后影”小结
纵观片单,“先剧后影”模式下诞生的电影,迄今为止,没有一部作品评分比肩原剧。小部分票房、口碑双扑,大部分票房高口碑烂,被观众吐槽“吃相难看”,上映前“超越原作”的豪言壮语,都成为了事后“打脸”的笑话。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如今此类电影现状尴尬,各个环节都脱不了干系。
在资本层面,近年来国内电影总票房屡创新高,票房的繁荣激发资本迅速涌入市场。资本逐利的本性,与电影的艺术性存在天然龃龉,市场浮躁是致使“先剧后影”模式下影片质量远低于预期的重要原因。
而在制作层面,能将“生命”延伸至大荧幕的电视剧,往往口碑与点击量齐飞,观众期待值高,对电影的要求自是“水涨船高”,而相比于电视剧,电影更考验导演的镜头语言能力、编剧讲故事实力、演员演技,打造出一部优质电影的门槛更高,难度系数更大。
在内容层面,电视剧先入为主,电影将原本上百小时的故事压缩为2小时,势必要压缩情节,删减线索,不论做了“减法”的故事呈现效果如何,就目前的观影环境来看,很少有观众愿为“减法”故事买单。实际上,网络小说动辄长达数百上千章,内容体量也更适合电视剧改编,而非电影。
在IP开发层面,在以上列举的影片中,IP仅经历“电视剧→电影”一次开发的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武林外传》《北京爱情故事》《咱们结婚吧》,票房与口碑相对更成功,而IP经历“小说→电视剧→电影”二次开发的影版《匆匆那年》《步步惊心》《三生三世》《何以笙箫默》口碑坍塌现象更严重,IP在电视剧开发阶段迎来高光时刻,电影的二度开发,只能赶上IP的“余温”了。如何持久、精细化运营IP、开发IP,仍是从业者们面临的难题。
“先影后剧”模式下的电视剧:
保持水准,偶有爆款
先影后剧(不完全统计)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由“先影后剧”模式下诞生的电视剧作品有十余部,其中不乏《红高粱》《白鹿原》《神话》等口碑与热度齐飞的佳作,它们热播时引发的“观众效应”,甚至比电影更为成功。
相比于“先剧后影”电影口碑几乎100%坍塌的尴尬现状,这些成功的“先影后剧”作品,到底做对了什么?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话题。
它们做对了什么?
“先剧后影”模式下的成功作品
《红高粱》《白鹿原》《神话》之所以爆火,离不开两大原因。首先在制作层面上,三者同时有经典IP+豪华演员阵容+优秀制作团队加持,这三大因素排列组合自带爆款基因。
其次,这几部作品受电影“光环”影响相对较小,虽仍面临观众“先入为主”的压力,但程度温和。例如影版《红高粱》1988年上映,时间间隔26年,对于新成长起来的这批观众来说,剧版《红高粱》可以算作全新的故事,而影版《白鹿原》《神话》则本就还没到“经典”的程度。
以剧版《白鹿原》为例,电影版《白鹿原》由于时长限制,不得不从3小时剪辑为156分钟,小说里大部分经典内容没机会呈现,豆瓣评分6.3,算不上一部经典影片。剧版《白鹿原》不仅有时间上的优势,在剧本、演员、服化道等方面都精心打磨,高水准还原小说,大IP加上良心制作,爆火也就顺理成章。
在2010年,穿越剧还没有大火时,剧版《神话》保留电影版核心创意、人设,在内容及角色上都做出合理化丰富,充分发挥题材上的先发优势,所以大受欢迎。
剧版《红高粱》邀请来多年不演电视剧的大演员周迅挑大梁,自带宣发效果,而与此同时,能成功吸引周迅出山的剧本与制作团队也是不容忽视。
“扑街”的理由大相径庭
“先剧后影”模式下“扑街”作品
由于“幸存者偏差”,如今复盘成功的“先影后剧”作品,总结出的成功原因充满着相似性,而扑街的作品,扑街的理由也大相径庭。往往逃不开“单一的扩充电影内容无创新”“演员咖位有限”“宣传不到位”三大原因。
不过相比于“先剧后影”质量不尽如意人意,“先影后剧”作品在制作上则相对“良心”得多。大部分评分在6.0之上。尽管收视率、点击量不尽如人意,但从制作层面上来说,“先影后剧”模式下诞生的电视剧,基本不算是粗制滥造的作品。
更高“爆款率”原因
相比于“先剧后影”,“先影后剧”作品有着更高的“爆款率”。究其原因,首先还是与时间有关。
除《杜拉拉升职记》,剧影联动播出时间仅隔3个月之外,大部分作品,影版与剧版播出时间间隔较长,例如《红高粱》两版相隔26年,《神话》5年,《画皮》3年,就连间隔时间相对较短的剧版《失恋三十三天》,与影版热映时间也相隔了两年。
诚然,“先影后剧”在剧本扩张、演员组盘以及拍摄制作等方面有着难以跨越的时间限制,然而抛开这点不谈,即使在立项上,“先影后剧”也普遍比“先剧后影”后知后觉得多。
IP是否适合“先影后剧”模式开发?怎样改编更符合电视语言?这样的“后知后觉”则为从业者们留有了更多思考空间。
其次,在制作与内容层面上,由2小时的电影扩充为一部40集以上的电视剧,可以呈现电影里没有展开的诸多细节,可以扩充支线,即便观众看过电影,了解剧情大概走向,在观剧过程中,还是可以获取大量新鲜情节和内容。
不过,“先影后剧”作品的“扩充”与“改编”也是把双刃剑,由于电影“先入为主”,习惯电影快节奏叙事风格的观众,面对电视剧详尽的“长篇幅”,也常会对电视剧有节奏拖沓上的不满。比如剧版《红高粱》就曾因此引发争议。
结语
与一人之力就可以把控内容走向的小说不同,影视剧作品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在编剧、演员、导演、制片、出品,每一环节都对影片最终效果起着决定性影响。这也是影视剧作品质量难以预估,低于预期的重要原因。
就目前走向市场的作品表现来看,无论是“先剧后影”“先影后剧”,还是席卷行业的“网文IP热”,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本万利的买卖。IP如何开发,如何放大价值而不是消耗价值,仍是目前从业者们亟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