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商推荐更多服务商>

电影节评奖揭秘从场刊看影评人与电影人的对峙

1945

[  摘要 ]柏林电影节上,华语片《白日焰火》包揽金熊和银熊两项重量级大奖,但这样的获奖结果却与电影节上的“民意代表”电影节“场刊”对参赛影片的评分大相径庭,也因此让外国媒体对评奖结果嗤之以鼻。

电影节评奖揭秘从场刊看影评人与电影人的对峙_娱乐产业_游戏行业

电影《白日焰火》擒金熊 廖凡柏林电影节封影帝

 12'12''

 6968

收起 推荐视频: 自动播放下一条

正在播放


腾讯娱乐专稿 (文/康一雄 责编/宋小卡)

今年柏林电影节的闪耀程度简直快要盖过了正在举行的冬奥会,因为“中国代表团”一举拿下柏林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主角银熊奖”两座大奖。

然而中国电影人忙着欢喜,国外的媒体和电影人却对这个结果并不服气。电影节上获奖呼声最高的两部电影《少年时代》和《十字车站》分别被海外媒体代表团领衔的场刊打出了3.7和3.0的高分(满分4分),而最终拿下金熊奖的《白日焰火》场刊评分只有2.3而已,获得艺术贡献奖的娄烨的《推拿》甚至被场刊评分1.5分,在所有竞赛片中垫底。在颁奖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外国媒体对获奖的中国影片表现冷淡,对只拿了最佳导演奖的《少年时代》却充满热情,甚至有愤愤不平的外国记者对《少年时代》的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高喊:“无论如何,你才是我心中的最佳!”,令现场中国媒体感到好尴尬。

柏林电影节场刊到底是什么?谁在主导场刊的评分?场刊得分代表着哪些人的意见?为什么场刊评分与电影节官方的评选总是大相径庭?小编这就和你聊聊,关于电影场刊的那点儿事。

电影节评奖揭秘从场刊看影评人与电影人的对峙_娱乐产业_游戏行业

第64届柏林电影节的场刊,最后一期的封面居然是《大闹天宫》

 科普:场刊是什么?权威吗?

 ——是电影节现场出的杂志

一到了电影节,各家媒体在报道影片现场反响的时候,都会提到一种显得逼格超高的东西——“场刊”。

柏林电影节的场刊究竟是什么?其实,它的全名是“每天在现场出的刊物”,本名叫做《每日银幕》(Screen Daily),它是英国的一家网络电影杂志,每到柏林电影节期间他们就推出特别报道,打印成书,在电影宫里免费赠送,官网上提供免费阅读。

场刊的内容除了对电影的介绍之外,还有该刊物对前一天放映的所有参赛影片的评分。这对于不那么了解欧洲电影的中国记者来说,这着实成了电影节报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考书。而且因为这份刊物把自己打造的逼格极高,还免费派送,就更加受到电影节记者的欢迎。于是以讹传讹的,记者们就管人家叫“场刊”了,也不管人家的本名了,久而久之,甚至成了中国报道电影节过程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标准和内容。

除了《每日银幕》(Screen Daily)之外,《好莱坞报道者》等刊物也在各大电影节都有自己的场刊,但因为并没有评分,所以大多数时候媒体和影评人们所谓的场刊都是指《每日银幕》。

电影节评奖揭秘从场刊看影评人与电影人的对峙_娱乐产业_游戏行业

场刊给《推拿》1.5的超低分,评委会却给了它最佳艺术贡献奖

 现象:场刊评分能反映奖项归属趋势吗?

 ——完全不能!!

在今年场刊的评分里,满分4分,《白日焰火》是2.3,排名仅在中游,而《推拿》是1.5,全场最低。结果这两部电影一共拿到了一等奖金熊、四等奖影帝和七等奖最佳摄影三个奖,把颁奖晚会搞成了实实在在的“中国之夜”。

美国人的两部电影在今年的场刊拿了高分: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少年时代》,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其中《少年时代》在场刊拿到了惊人的3.7分,甩开第二名0.7分雄踞榜首。结果这俩电影最终都败给了《白日焰火》,一个拿了相当于三等奖的最佳导演,另一个拿了相当于二等奖的评审团大奖。平心而论美国人做得不错,只是实在没办法和中国电影的成绩比肩,只能屈居第二。场刊的最高分往往都是拿不到金熊奖的。《少年时代》的失利再次符合了这条经验规律。

其它场刊排名靠前的电影就没那么走运了,排名第二的《十字车站》得3分,最终捞到相当于六等奖的最佳编剧,而场刊上拿到2.9分排名第三的英国电影《71年》被剃了秃子,一个奖没捞着。

电影节评奖揭秘从场刊看影评人与电影人的对峙_娱乐产业_游戏行业

电影节邀请的官方评委大多都有不俗的身份和地位

 揭秘:场刊跟电影节官方评审团有关系吗?是谁在评?

 ——与官方没关系,场刊评委是各国记者和影评人

电影节官方的评审团和场刊的评审团不是一拨人,也毫无关系。

场刊的评审团,是《国际银幕》这份刊物,在世界范围内找的媒体记者和影评人,这些人主要来自欧洲、北美和南美,都是当地较为出名的,或者是经常参加电影节,在各大电影节已经混脸熟的人。就柏林电影节来说,最近几年的场刊评委人员基本上很稳定,只有微调,换句话说只要他们自己不突然抽风,每年他们的口味是比较固定的。此外,场刊评分的最大特点是直观,清楚。每个人都不会掩饰自己的评价,给多少分就是多少分,并且全程公开透明,所有人的所有分数都公开,每部电影的最终得分就是所有人的平均分。

而官方评审团则正好相反,每年的评审团成员都是完全不同的,无论男女老少,口味偏好如何,只要是业内有名,都有可能坐上评审团主席的宝座,所以评选的结果基本上每年都有不同。官方评审团成员往往是知名制片人、导演和演员,比如今年柏林电影节的官方评委中有男神梁朝伟,而主席则是几乎参与了李安所有影片制作的李安好基友詹姆士·沙姆斯。大家都是在这个圈子里混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谁都有点人情要照顾。因此,官方评审也通常不会公开自己的口味与喜好。毕竟,今天我给你投票,明天就要找你拍电影的事在官方评审圈里时有发生。所以我们既不知道他们是一人一票,还是主席最终拿主意,还是说干脆就是蒙着脑袋,从两三部最好的片子里抽签决定的。

电影节评奖揭秘从场刊看影评人与电影人的对峙_娱乐产业_游戏行业

冯小刚(  微博 )的呐喊反映了电影人的心声

在官方评审团心中,场刊的地位用一句冯小刚的语录就可以说清楚:“影评人屁都不懂”!而在场刊评委们的心中,也有一句万年不变的正义的呼声:“我们代表观众!”就这样,官方评审团,与场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电影节参赛作品做着不同的检视,因此他们选出来的电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口味也不足为奇。

所以场刊的评分不仅不会影响评审团的评奖,也不会影响组委会的选片。场刊的人就是一群自娱自乐的电影观众,现在这社会大家都有发声的欲望,我不管你听不听我的意见,我都得把它表达出来。

电影节评奖揭秘从场刊看影评人与电影人的对峙_娱乐产业_游戏行业

柏林电影节的场刊上也会刊登很多来卖片的影片广告

 意义:场刊什么都猜不准,还要场刊干嘛?

 ——反映民意&提高逼格

场刊的评分只是反映了一部分民意,和最终结果可能没什么相关性。但是咱世界人民包括中国记者之所以还认这个场刊,不仅是因为它免费,更因为它是目前仅有的一家在电影节出刊的,有现场影评人评分的电影杂志。

场刊在电影节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一个符号,除了能用来当作对评委会评奖愤愤不平的依据,更能用来提升作为一个影评人或是媒体人的逼格和质感。如今,如果哪个记者不在稿子里提到场刊的评分,都会感觉自己就跟没有完整地报道电影节,没有做人民的传声筒似的。

同时,一些宣传公司会借助场刊的评价来给自己的电影做宣传的可能性,甚至不乏一些瞎起哄的人,他们可能根本没看过电影,也不在电影节,但是有场刊评分这东西可以让他们当作谈资,让他们在影迷里自我感觉更良好,觉得自己好像更高大上一些。

场刊作为一本登广告的杂志,它自身必须想办法吸引更多的人来看。只有在它的口味和官方评审团不一样的时候,大家才会去谈论它,才能增加场刊的话题性,提高曝光度、搜索频率和点击率,他们才有更多的筹码跟赞助商和广告商所要更多的钱。如果大家评价都吻合了,激不起波澜,搞不出冲突,也就没人关注他们了。所以场刊和官方评审团意见不一致,不仅不是妨碍场刊运作的现象,甚至是场刊的某种需要,就算原本口味是一样的,咱们也得想方设法把它给弄得不一样,这样才热闹,才给力。

的确,场刊的评分在电影节期间被大量提及。但是场刊并不是为了评分而存在的。换句话说评分不是场刊的唯一内容,甚至可以说不是它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家电影杂志,它和《综艺》《好莱坞报道》以及腾讯娱乐等娱乐媒体一样,以新闻报道为主。只是场刊和别的媒体的侧重点不同,他们只报道和电影产业直接相关的新闻,比如谁买了什么片子,哪个电影拍了哪个档期,谁有可能电影节拿奖,哪个导演公布了什么样的新的拍摄计划,等等,至于哪个明星在红毯上露点了或者出洋相了这种花边新闻,场刊基本上是不报的。所以场刊的专业性是非常强的,从他们那里出来的记者甚至能够有人做到世界级电影公司的总经理。

场刊不仅以媒体身份报道电影工业,同时也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参与电影工业的重要环节。场刊牵头了2项业界最知名的活动,一个是柏林欧洲电影融资年度峰会和英国电影融资研讨会,另一个是“明日之星”评选活动,我们熟悉的“嫩牛五方”罗伯特・帕丁森,以及一上台就紧张得结巴的英国蝙蝠侠安德鲁・加菲尔德都是从这个评选活动里走出来的明星。

电影节评奖揭秘从场刊看影评人与电影人的对峙_娱乐产业_游戏行业

上海国际电影节还处于连海报都做不好的阶段,北京国际电影节只办了三年

 反思:为什么国内电影节没有传说中的“场刊”?

 ——电影节国际性不够 无法吸引国际媒体、影评人关注

为什么国内电影节没有像样的场刊?别说国内了,就是国际的电影节,也不是每个都有场刊。

就像本文最开始说的那样,咱们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场刊指的是英国的《国际银幕》。这个网刊只在全球的5个电影节做纸质刊物: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美国电影市场和香港电影节。他们没有在号称欧洲三大节之一的威尼斯电影节设点,所以在威尼斯电影节现场免费发送的一直是另一家意大利本土电影杂志《Ciak》做的场刊,并且他们也集结了重量级记者和影评人在现场给影片打分。由于这是一本纯意大利语杂志,外国记者和观众基本上看不懂,所以它的影响力远不及戛纳和柏林的场刊,所以也就没什么人报道它。

首先,场刊是以它坚实的媒体业务能力作为基础而存在的。它们对于行业信息的报道非常专业,往往能拿到欧美大制作、话题之作的第一手消息。中国的媒体到目前为止,想和场刊拼专业度和新闻点还是比较困难的,毕竟这个工业的制作重心在欧美,中国到目前为止只是个票仓,我们无法输出电影,我们的媒体没有世界级的业内关系。

场刊的评分人往往是国际纵队,多国联军。中国的电影节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的电影市场建设还不完善,评奖机制、奖项的权威性还不够,各方面的制度和服务也都比不上欧洲三大节。如果我们要不来好电影的世界首映或者国际首映的机会,也就不会有国际上的知名记者来我们的电影节看电影,不会有人来给打分。

中国自己的电影水平还是不够高,有国际影响力的导演拍片不多,上映范围不广,至于有国际影响力的演员就更少了,天天去国外电影节露深V也不见他们国际知名度增长多少,都是中国艺人和中国媒体自娱自乐。既然没有国际号召力强的本土电影人,关注度也就不高,你的电影节放什么电影,影评人评分多少等等也就不会有人关注。

片商和导演带着自己的作品来电影节放映,基本上都带着宣传的任务,先期给本地的媒体和少部分观众来几场小范围放映,让他们先把消息和口碑放出去,给大规模上映做准备。可是中国大陆对于外国电影是有配额限制的,不是谁想来就能来,每年只有34个名额,而且大部分都被美国电影占据。既然你不让他们来中国上映,他们也就不愿意来参加电影节,像样的评分也就不容易搞得起来。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并不代表蚂蚜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无意侵犯到您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您的利益,烦请与我们联系vmaya_gz@126.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修改或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