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企业勇闯科创板天准科技风险依旧存在
3192
2019年5月27日,上交所决定将于6月5日召开第1次审议会议,审议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准科技)等3家企业的发行上市申请。其中,从事 机器视觉 研发的天准科技只经过两轮问询,就获得科创板首批上会通知书。
天准科技为是何方大神?
天准科技是一家以机器视觉为核心技术、专注服务于工业领域客户的公司。主营产品为工业视觉设备,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 智能制造 系统和无人物流车等,产品功能涵盖尺寸与缺陷检测、自动化生产装配、智能仓储物流等多个工业领域环节。
据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天准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3.19亿元和5.08亿元。其中各大主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分别是:精密测量仪器占比22.21%、智能检测装备占比71.32%、智能制造系统6.16%、无人物流车0.31%。
“狭路相逢”,技高者胜
天准科技作为从事机器视觉的企业,在近五年保持46%年复合增速,成功挤进行业第一梯队。众所周知,机器视觉行业有着康耐视、基恩士、海克斯康这样的巨头。天准科技能够与各海外“豪门”一争高下,成为新生贵族品牌,并成功在科创板上市的原因何在?
首先是注重研发、人才之上的理念。据悉,2016年至2018年,天准科技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占比为20.18%。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准科技公司技术研发人员286人,占员工总数的36.25%,软件算法工程师团队规模超过70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主要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华为等知名企业。
其次,是技术的突破。基于对研发和人才的重视,天准科技在技术上也取得一定突破。目前,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17项,其中已授权65项,发明专利34项。另外,公司取得软件著作权68项,起草制定了5项国家与行业标准及规范。再者,天准科技牵头的“复合式高精度坐标测量仪器开发和应用”项目已入选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检测精度达到0.3微米。
不可忽视的风险
天准科技取得的成绩固然可喜可贺,但也应认识公司当下的风险。天准科技的业务上,很大程度依赖大客户。这些大客户中有苹果公司、三星集团、富士康、欣旺达、德赛集团、博世集团、法雷奥集团、协鑫光伏、菜鸟物流等企业。据悉,天准科技的前五大客户占公司营收比例分别为49.67%、69.22%和70.28%,而来源于苹果公司及其供应商的收入合计占比分别为41.99%、58.49%及68.55%。天准科技人士也表示,如果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毛利率水平偏低,也是天准科技的现实情况。作为从事机器视觉,并且挤进第一梯队的企业,竞争对手皆是海外“豪门”。从数据来看,2017年与2019年度。基恩士毛利率分别为80.88%、82.13%,康耐视为77.45%、74.45%。海克斯康2017年销售额、毛利率分别为269.05亿元、61.51%。天准科技2017年、2018年智能检测装备销售额分别为1.84亿元、3.59亿元,精密测量仪器销售额分别为9638.47万元、1.11亿元,两项业务的毛利率均在50%左右。如此看来,天准科技销售规模、毛利率与国外同行相比尚仍存在差距。
对于从事机器视觉和工业领域的企业来说,保持技术的创新才能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天准科技能否在科创板“勇拓疆土”,还能静待6月5日的审议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天准科技是首家采用第三套上市标准的。即:预计市值不低于2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