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曙光:春节档凸显结构性矛盾,暑期档成中国电影大考日
3987
原标题:饶曙光:春节档凸显结构性矛盾,暑期档成中国电影大考日
2021年2月23日 刊 | 总第2424期
2021年2月21日,春节档亚军《你好,李焕英》逆袭春节档冠军《唐人街探案3》。更重要的是,两部影片同时跨过四十亿元票房大关。
笔者想说的是,我们应该从漂亮的春节档数据中解脱出来,从欣喜若狂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回到冷静、清醒、理智的轨道,认真思考一下春节档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说得更直白一点,春节档与大多数中国电影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而且或许可能还把观众热情和电影预算给提前耗掉啦。 以下这些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1)最强春节档的背后有哪些需要警惕的问题?比如过度透支了假期前后的平日票房,是否应该倡导更合理均衡的档期分布?
(2)从今年春节档成绩看,中国电影市场是否已全面回暖?后续电影市场的前景如何?
(3)今年春节档几部爆款电影的成功,有哪些启示?从国内外电影产业发展比较的角度看,与欧美更成熟的电影市场相比,我国电影产业在人均消费潜力,观众观影品位的培养,产业收入结构,IP衍生品开发销售等方面还有怎样的发展空间?
毫无疑问,2021年春节档是史上最强春节档,也一定会载入中国电影的史册。但是,中国电影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比如前两部影片就占据了票房的80%,呈现出了明显的“二八定律”。
事实上,中国电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进一步分析,是不是出现了一定的垄断的问题,也需要我们持续关注。
如何让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包括春节档的火爆能够惠及更多的电影作品,更多的电影人,更多的电影观众,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追求,貌似都不是小问题。
春节档票价上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种市场行为,是因为春节档电影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票价上涨让他们非常无奈,很大程度上把全年的电影消费预算提前预支了。
笔者周围的很多朋友反映,接下来能不看电影就不看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2021年的电影消费是不是还能够得以维持和持续?
春节档期间的舆论场,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渗透交织在一起,很难进行理想、健康的讨论。非此即彼、黑白对立的二元思维占据了上风,“你不赞成我,我就弄死你”。
笔者以为,还是应该出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公心”,建立起整体利益观、共同利益观和长远利益观,共同把蛋糕做大,来有效保障各自的利益。
现在比较好的一个态势,就是后春节档显示出了一定的活力和空间,像《刺杀小说家》《人潮汹涌》的排片和票房占比都有所提高,显示出了中国电影市场自身可能的一种“纠错机制”。
有人说市场永远不会错,观众永远不会错,真的是如此吗?从来如此吗?值得思考。
对于2021年电影市场来说,接下来的清明档、五一档应该都没有问题,毕竟还有一些存量影片。国庆档也没有问题,今年有重大的历史节庆点,有众多的献礼影片。
2021年的暑期档对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是一个大考:暑期档能否像春节档一样的火爆,能不能有更多大体量的、高质量的影片投放市场,持续地拉动电影的消费?如果没有好莱坞电影,我们自己能否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观众的需求?
春节档有其特殊性,春节档观影也有其特殊性。我们不能拿春节档的表现,春节的票房走势去衡量电影全年的市场表现和票房走势。
迄今为止中国电影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电影市场,还存在着很多变量和变数,还处在发展变化当中,也有一些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的误区、盲点。总之,希望春节档是为2021年电影开了一个好头,而不是昙花一现的高点。
(作者 饶曙 光系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影视独舌 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我们的四项媒体主张: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