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舞剑”AI芯片意在抢占万亿智能家居市场
4769
2019年,AI芯片的竞争“硝烟弥漫”:先是思必驰发布旗下首款具备完整AI算法指令集及硬件加速引擎的AI芯片TAIHANG;紧接着,英伟达在GTC十周年之际也发布了一款售价仅99美元的边缘计算产品JetsonNano,意在通过云端发力AI芯片;而聚焦边缘计算的AI芯片公司地平线融资6亿美元,估值超过30亿美元。
近几年,AI产业的发展正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AI芯片作为产业的根基,也正拉开巨头们芯片之战的新帷幕。
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343亿美元
根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19年中国AI芯片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目前,AI芯片行业生命周期还处于初步发展期,市场增长快,2022年将从2018年的42.7亿美元,增长至343亿美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去年,在世界范围内就涌现了一股“AI芯片”创业浪潮,在中国,涌现了寒武纪、地平线等明星创业公司;在美国,传统上非芯片领域的科技巨头如谷歌、亚马逊也纷纷布局AI芯片。
腾讯研究院曾统计过一组数据,截至目前,美国已有33家芯片新创公司,中国有超过20家新创AI芯片设计企业,融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对于这么多年来都是“巨头游乐场”的芯片行业,这一数字实在惊人。此前,由于AI芯片高昂的研发成本,让很多初创企业对自主研发“望而生畏”。以终端常用的28nm(纳米)芯片为例,AI系统芯片的开发费用约为2500万美元,AI协处理器开发费用约为800万美元。
在中国市场,因为AI芯片承载着集成电路产业弯道超车的期望,也得到了政府层面由上至下的推动和扶持。中国政府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AI芯片视作整个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基础,提出需加强扶持行业发展的建议,使中国不在未来芯片的发展上再次掉队。
AI时代,巨头再度狭路相逢
在PC时代,英特尔凭借CPU建立起千亿美元的市场,成为摩尔定律最大的受益者;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时代,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ARM和英伟达崛起,成为行业算力的新兴供应商,建立起芯片生态;在人工智能时代,从亚马逊、谷歌,到地平线、寒武纪,全球大大小小的公司投入到AI造芯运动中,AI芯片正式进入战国时代。
其实,亚马逊对AI芯片“垂涎”已久,毕竟在云服务领域,AWS承载着全球的AI需求爆发;在物联网终端,随着Alexa和Echo的布局越来越大,也亟需芯片层的突破,将技术进化的主旋律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8年年底,亚马逊发布了代号为Inferentia的机器学习专用AI推理芯片。这款芯片拥有不下于英特尔主流处理器的计算能力,被广泛看作是自谷歌EdgeTPU之后,互联网公司向AI芯片发起的又一次挑战。
EdgeTPU则是谷歌蓄力已久的一款AI芯片,其优势在于可以加速设备上的机器学习推理,或者也可以与GoogleCloud配对以创建完整的云端到边缘机器学习堆栈。在任一配置中,EdgeTPU通过直接在设备本地处理数据,这样不仅可以保护隐私,而且消除了对持久网络连接的需要,减少延迟,允许使用更少的功率和性能。
AI芯片之战已经打响,无论是对于巨头还是初创公司而言,这都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竞争,或选择加速产品发布,或四处寻找能够落地的应用场景。总之,能让AI芯片商业落地对于各大企业来说是当务之急。
物联网终端设备成AI芯片最大应用场景
随着目前AI技术的应用场景开始向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物联网设备转移,拥有庞大物联网设备数量的智能家居正成为AI芯片的最大落地场景。事实上,这也是各大巨头布局AI芯片的最终目的。
亚马逊自研的终端AI芯片Inferentia就主要用于提升AI语音连接效率,降低Alexa对云计算的依赖,提升搭载Alexa设备的本地AI算力,同时降低设备功耗,增强Alexa设备的可移动性。
据了解,目前,搭载亚马逊语音助手Alexa相关设备的销量已超过1亿部,根据Strategy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智能音箱Echo的出货量已超过8600万台。
2019年将是智能家居行业竞争白热化的一年。亚马逊AI芯片上市投入应用,意味着亚马逊在IoT设备上将有技术与性价比的升级。比如,云端一体化的体验将更加无缝化、语音交互的体验也会更好。此外,智能音箱Echo也将迎来更好的移动性能,基于AI芯片完成低功耗的进化。
在2月底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全球芯片巨头高通与全球化AI+IoT平台涂鸦智能达成合作,前者将为后者提供最新款芯片,并应用于智能门铃、IPC等安防产品,目的也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低延迟、高速率的智能家居体验。
无独有偶,谷歌发力AI芯片的醉翁之意也在于加速物联网设备的商业落地。此前,外媒TheVerge报道,2019年到1月底,GoogleAssistant已支持10亿台物联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