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研发出电调制的双色/单色成像光电探测器
3803
近期,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带隙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林教授在半导体光电探测器领域再次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李林教授通过综合考虑材料特性,在几百种有机和无机材料中,优选出一种有机小分子(COi8DFIC)和钙钛矿材料(CH3NH3PbBr3),利用全溶液工艺,设计并构建出简单的异质结器件结构。通过一个小偏压(0.6 V)调控异质结界面能带偏移,实现了对光生载流子输运和萃取的有效操控。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一种电调制的双色/单色成像光电探测器。解决了该领域双色探测器性能完全依赖于无机材料晶体质量和复杂器件结构以及单一探测器无法实现响应光谱可调的难点问题。它可满足对入射光类型的有效辨别以及未来智能化、小型化成像系统的要求,填补了该领域空白。在搜救、矿产勘探、火灾预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关研究成果以“An Electrically Modulated Single-Color/Dual-Color Imaging Photodetector”为题目,发表在Wiley出版社旗下的材料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为25.809,Adv. Mater. 2020, 1907257)。《Advanced Materials》主要报道最具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根据2019年谷歌学术公布的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学术出版物排名中,《Advanced Materials》位列出版物总排名的第2位(期刊总数769)。
李林教授作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哈尔滨师范大学作为第一单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丁黎明教授是通讯作者。这也是哈尔滨师范大学首次以第一作者单位署名,在影响因子大于20的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该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李林教授,1980年出生,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博士,2012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博士后出站后,以人才引进方式加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带隙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喜田教授科研团队。李林教授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以半导体光电探测器为代表的新型光电材料、物理机制和器件结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并发表在高水平SCI期刊上,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