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留存的必备增长思维:用户参与
3615
提高用户长期留存的方法论有很多,本周小编就来向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如何通过增长策略提高用户长留。
一、提高用户长留的方法:提升用户参与
用户参与:描述了用户如何使用产品。用户的留存率随用户对产品的参与度的提高而提高。
用户与产品之间存在两种基本关系:“用不用”和“怎么用”。“用不用”可以具象为用户留存率,而“怎么用”则可以具象为用户参与度。提高用户参与主要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产品的思考和策略的设计。
1.1 提升频次
不同类型的产品的天然使用频次是不一样的。对于高频率的产品,如果产品本身无法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极有可能用户将停止使用并最终转向其他的竞品。而对于低频率的产品,即使用户的本次产品体验很好,但是使用间隔太久,如年活类的自如APP。下次用户使用时,极可能已经遗忘该产品并使用其他的竞品。因此针对高频类产品和低频类产品的增长策略也是不一样的。
1.2 增加强度
增加用户参与的强度可以理解为提升用户参与的深度。不同类型的产品的使用强度的定义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提升用户单次使用产品的投入成本(时间,金钱等)来提升使用强度。比如:
1.3 增加使用场景
增加用户参与的使用场景可以理解为加宽用户参与的广度。通过增加使用场景来提高用户参与度主要可以从两个方向来思考:
(1)让用户在多个场景使用产品:使用场景越多,用户留存越强。
(2)让用户在多个平台使用产品:使用平台和触点越多,用户留存越强。
1.4 提升功能使用
提升功能使用来提升用户参与的主要手段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
(1)确保用户正确使用核心功能:培养用户的产品使用习惯。这同时是新用户激活和新用户留存要完成的目标。
(2)促使用户使用更多的功能:通常单个用户使用功能越多,对产品的依赖性就越高。
(3)设计开发新的功能:通过开发高频率高强度的功能,来支持新的用户使用场景,解决更多更新的用户需求,服务并满足新的用户群体。
1.4.1 通过留存曲线对比判定产品功能的重要程度:
我们可以利用功能的留存曲线的对比,分析哪个功能可能对用户长期留存更有帮助。通过上图可发现与寻找新用户的激活时刻的方法十分相似,但也存在区别,新用户激活的留存曲线的时间周期往往是用户注册后的前1-2个月,而功能的留存曲线对比的时间周期往往是半年至1年。
1.4.2 通过数据分析找到提升功能使用的线索:
在产品使用中,常常遇到用户使用某些功能的频率不高,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基于用户使用功能的频率不高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找到提升功能使用的线索。
在这里小编通过一个 虚拟案例 来简述一下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找到提升功能使用的线索。
(1)找到重要功能:
假设通过 汽车之家 的 留存数据分析 发现使用 签到功能 和留存有正相关性。
使用每日签到功能的用户数虽只占总月活用户的4%,但6个月留存率远高于平均留存率。
(2)列出现有入口:
找到所有用户发现该功能的入口:
计算出入口用户数和功能使用转化率:
(3)确定出改善空间最大的入口。
(4)确定优化策略:
策略一:优化现有入口一并优化路径的转化率。
策略二:增加新入口。在首页增加签到的入口曝光位。提高签到的功能的用户使用概率。
通过AB测试,不断优化策略一和策略二。
二、提高用户长留的方法:避免用户流失
用户长期留存的方法除了提升用户的正向留存,还可同时降低用户的负向流失。在下图介绍的描述的防流失机制的设计步骤中,此节偏重分享一下「流失用户定义」和「分析流失征兆」:
2.1 流失用户定义
(1)选择关键行为:
示例:理财平台的流失用户与投资金额(KPI)和登录频次(活跃)有关。
(2)选择流失期间长度:
用户流失期限的长度和用户的回访率成反比,在定义用户流失时,用户持续的不访问/登录产品的期限越长,这批流失用户之后回访产品的概率就越低,并且随着定义的流失期限的增大,用户回访率在递减,并逐渐趋近于0。
可以设定不同的流失期限长度,统计每个流失期限的用户回访率,并观察用户的回访率随流失期限增大时的收敛速度的变化情况。根据流失周期和用户回访率构成的曲线变化图,可以通过 拐点理论(Elbow Method) 选择最合适的流失期限。
一般情况中,如果流失定义合理,那么「成熟产品」的回访率应该在5%~10%。「新兴产品」则可能更低。
2.2 分析流失征兆的步骤
需要从数据分析中关注的问题:
「设立预警机制」主要可通过短信、电话、邮件等通讯方式在发送异常时及时给予提醒警示,而「用户引导」小编在前面分享的内容里也有所提及。在此就不做过多分享了。
三、提升用户参与的运用分享
小编通过一个虚拟案例,来说明如何在工作运用提高用户参与度的手段来制定留存策略。
假设现在要为「得到」设计一个增长策略来提高用户的长期留存。在这个案例中,因要使用提高参与度来提高用户长留,所以要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 定位核心行为
3.1.1 确定理想使用频次:
3.1.2 定位习惯用户群体:
(1)具有产品使用习惯的用户条件:
①至少使用「得到」完成9讲课程学习的用户。
依据心理学的21天习惯培养效应(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21天即3周。基于理想频次,3周即至少使用9次产品。使用产品的核心功能(音频学习)是感受产品价值的关键,因而定为完成9讲课程学习。
②达到理想频次,即每周至少使用3次「得到」的用户。
(2)寻找理想频次的老用户的方法:
通过数据埋点找到在 3周内每周登录至少有三次登录行为 的用户群体;
通过数据分析在该类用户群体中同用户行为特征找到 至少完成9讲课程学习 的用户群。即这类用户群为理想频次的老用户。
3.1.3 确定用户关键行为:
可以通过在之前分享的用户习惯方法论,定位习惯用户共有的「行为」和「路径」:
问题一: 寻找用户特征的差异性:
定量分析:基于音频&知识付费的行业数据。
定性分析:通过行业数据,结合产品价值,进行假设。
问题二: 确定用户相似的行为:
基于上述结论,通过定性分析推测的相似行为如下:
问题三: 整理用户相似行为的行为路径:
问题四: 确定用户相似行为的使用场景:
基于产品本身进一步的分析:
基于以上思考推测关键行为:完成一讲课程学习。
3.2 提出优化策略
待解决的需求场景 :因为工作或家庭的繁忙,总会忘记坚持学习。
初步优化策略 :
(1)优化已有的用户行为闭环:通过定时推送提醒用户进行学习。(这里不做延伸)
(2)创建全新的用户行为闭环: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完成学习任务进行互相督促。
①提高用户每周完成音频学习的次数: 新增小组内的周学习进度比拼排名 的策略。
每周(周日00:00~周六23:59)内,通过完成课程进度的百分比进行排名。排名第一的可获得10「得到贝」的奖励。在连续1、2、4周的第一名可获得对应徽章奖励。
②提高用户每周完成音频学习的时长: 新增完成周学习时长任务获得「得到贝」 的策略。
制定每周音频学习满2小时可获得「得到贝」奖励的策略。2小时=120min = 3 ✖️40min,即完成3次学习计划的时间成本。而现阶段用户每次仅完成7-15min的课程学习。远小于学习计划所需时间。
③增加用户进行音频学习的使用场景: 通过站外(微信)分享组建小组并邀请组员共同学习。增加「得到-小组学习」微信小程序 。
3.3 设计行为闭环
以上案例虽为虚拟案例,落地方案不具有实际参考性,但充分说明在工作中,如何运用用户参与度的方法论来设计长期用户留存的增长策略方案。
本周分享就到这里,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