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姜色》,请干了这杯电影的美酒
295
涉及西藏的电影,总少不了把西藏的自然风光拿出来说事儿。由于地处偏远,加上藏传佛教渲染的神秘氛围,这片“离天最近”的“世界屋脊”,让无数人心生向往。“到西藏去净化心灵”的口号一度十分流行,这其中既有信徒们的狂热,也少不了无知者的仰慕。在一片喧嚣里,却缺少一部可以真正触及藏民内心世界的电影,所幸的是,《阿拉姜色》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憾。
谈及近年来关于西藏的电影,谁也绕不开《冈仁波齐》。《冈仁波齐》是一部现象级的电影,过亿的票房证明了西藏题材在市场上的号召力。经幡、天葬、转经筒、布达拉宫……所有关于西藏最典型的代表,《冈仁波齐》里都有,对于那些没去过西藏但是渴望得到心灵净化的人来说,《冈仁波齐》满足了他们对西藏某种猎奇式的想象。
张杨导演不是西藏出身的导演,他和那些喜欢西藏的观众是一类人,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在外人看来,磕长头去布达拉宫是一种不可想象的存在,因为不可想象,所以对这份信仰的力量愈发好奇。这些对信仰的呈现,对于在大都市里朝九晚五、忙碌到昏厥的年轻人来说,是一处精神上的桃花源。
可《阿拉姜色》不是《冈仁波齐》,松太加也不是张杨。与其关注那些信仰之类的大词,不如把精力放在关注那些小而美的事物上。松太加导演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拍的。
《阿拉姜色》的故事异常简单:妻子俄玛生了重病,挣扎着和儿子诺尔吾、丈夫罗尔基一起前往拉萨朝圣。在路上,处于弥留之际的妻子对丈夫道出了朝圣的原因其实是为了完成自己已故前夫的遗愿。妻子离世后路上只剩下了两个人,诺尔吾和他的继父罗尔基。更为尴尬的是妻子去世前嘱托罗尔基带着孩子前往拉萨,完成她前夫的心愿。
简单的是故事,复杂的是人心。得知真相的罗尔基内心复杂:在妻子心中,念念不忘的前夫和自己究竟谁更重要?自己该如何与继子相处?要继续前往拉萨还是掉头回家?
与其纠结于内心的疑问,不如继续前行,在朝圣之旅中弄清真相,于是罗尔基怀着疑问、带着诺尔吾继续出发。
看故事的推进,很像公路片的模式,但是松太加导演无意重复类型片的套路。如果一部电影,拍之前先存了某类影片的概念,然后竭力去展现此类影片的特点,那么首先已经落入了下乘。
信仰和拉萨的设置,对于《阿拉姜色》的故事展开来说,只是一个背景,只有把这样一个关于情感的故事放在藏地,戏剧冲突和张力才显得真实可信。当诺尔吾登上拉萨附近的高山对着圣地远眺之后,拉萨作为一个背景的功能就结束了。
当背景消解掉之后,情感就凸显出来了。故事发生在西藏也好,发生在云南也罢,地点只是符号,而生活中最真挚的情感才是全片最大的主题。罗尔基和诺尔吾这对父子的关系和解了,罗尔基对死去妻子的疑问也释然了。生活中难得的是和解,感情里可贵的是放下,故事的最后,主角与逝去的人和解,与活着的人和解,也与自己和解。
如果说《冈仁波齐》让人看到了信仰,而《阿拉姜色》给人的感受就是生活。
生活究竟是什么?无数人有无数种答案,松太加导演给出的答案是感情。在家庭关系的细碎空间里,松太加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不渲染神秘,不强调风景,让观众直接触碰生活本身,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比生活本身更能打动人。
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是枝裕和的风格?别说,还真有人把松太加比作“藏地的是枝裕和”,尽管这个比喻深思之后有些欠妥当,但毋庸置疑的是,两位导演都是在关注家庭、关注人际关系、关注人类情感里细碎而微小的部分。
去西藏的朝圣路很远,在一望无垠的青藏高原上,除了蓝天白云的美景、磕长头的仪式,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就是朝圣者的内心。在电影结尾的时刻,在即将抵达拉萨的咫尺距离时,罗尔基和诺尔吾停了下来,因为这一路上,他们的内心已经完成了洗礼和重建。
曾经的关系破碎了,崭新的羁绊建立了。于是罗尔基给儿子诺尔吾打理了头发,洗去了路上的尘埃,以一个干净的姿态来面对未来的生活。至于儿子诺尔吾呢?面对这位自己在情感上曾经抗拒过的继父,这一路走来,内心其实早已接纳了他。
曾经撕碎的照片已经被粘好,虽然上面会留有裂痕。但生活从来不是抱着过去不放,关键在于走出来,向前看。这一老一小虽然没有踏入圣地拉萨,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像和解时那一刻那样接近圣地。
什么才叫真正的朝圣?是一位虔诚的信徒在内心中从一个坚信走向另一个坚信。从四姑娘山到拉萨近2000公里,是空间上的距离,一路走来,不过是“劳其筋骨”。但是对生活从怀疑到相信,家庭从破碎到新生,这期间的内心活动,才是真正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而朝圣的意义也在这中间展示的淋漓尽致。
在藏语里,阿拉姜色的意思是:请您干了这杯美酒。看完这部片子,我如饮美酒。
【文/忠犬七公】
福利来啦!喜提新书,以飨读者。
从即日起一周内,在文末评论区留言,我们将每日选取一名读者,赠送主编李星文老师新到图书——《开言不虚发 表达即抵达》。
扫一扫更进一步接触影视行当!
影视独舌
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