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器件行业近8年的并购重组与5G关系不大,光设备商已形成头部企业垄断格局
875
“5G的竞争,就是光通信基础设施的竞争”。作为光通信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占据了光系统成本大约60%——70%的光器件行业,已经围绕5G前传光模块等核心市场展开激烈竞争。光器件行业在过去8年进行了一系列并购重组,相比光设备、光纤光缆行业的稳定,动作不算小,但还没有达到“行业洗牌”的程度。进入2019年,随着5G商用,光器件行业迎来新一波挑战者,旧秩序尚未建立,群雄已开始逐鹿新天下。
国外强强合并,国内寥若晨星
相比光设备领域的独霸天下、光纤光缆领域占据半壁江山,国内光器件(包含光芯片,下同)行业显得比较寒酸,论份额能够占到全球约1/4,但在高端光器件领域的整体差距非常大,高端光芯片、模拟芯片几乎全部靠进口。
差距还在拉大,并购重组是很重要的原因。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敖立日前表示,并购是光器件企业频繁运用、效果最明显的法宝,多数巨头是不断收购兼并而成。而并购主导者多是美国厂商,集中度和规模竞争力优势不断提升。
2012年至2018年时间,光器件行业重要的并购主要有:Oclaro(TOP10)与Opnext(TOP10)合并;思科收购Lightwire(硅光子);Avago收购Cyoptics(光子集成);Mellanox收购Kotura(硅光子);Molex收购Oplink(TOP10);II-VI收购Finisar(TOP1);思科收购Acacia(硅光子)……小型的收购重组则从来没有间断过,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就是II-VI和Oclaro,基本靠收购重组驱动业绩发展。
在C114看来,上述并购重组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横向整合,无源和有源合并,不同产品线之间的补充协同,形成更全的产品线;二是纵向整合,设备厂商、集成商收购光器件厂商,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减少核心光器件外购;三是技术整合,硅光子等代表未来的先进技术整合,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国内企业收购相对较少,代表性企业是华为和光迅科技,光设备霸主和光器件领头羊。其中,华为收购了英国CIP光子研发中心、硅光子厂商Caliopa;光迅科技收购了芯片提供商IPX、Almae。这四起收购都是获取光芯片技术,规模均较小。
相比国外,国内光器件行业的并购重组,无论是数量还是体量上均有很大差距,与行业龙头的差距有扩大之势。原因一是国外光器件企业很多有风投注资,视并购重组很寻常;二是很多核心技术国内企业无法收购,只能望洋兴叹。要想提升核心技术水平,还得从内生角度多下功夫。
瞄准5G,新一波乱战开启
5G就是一个大框,什么都往里装。今年行业内企业谈公司战略、谈产品研发、谈市场拓展,如果不涉及5G,好像就显得没有前途。不过,光器件行业近8年的并购重组,与5G并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作为光通信产业链中处境最艰难的一环,在巨大的成本压力和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不断自救的举措。
毕竟,运营商是自然垄断性质的,光设备商已经形成头部企业垄断格局,光纤光缆玩家也不多,趋于稳定。应用层的互联网公司,也有神奇的“7-2-1定律”。相比之下,光器件行业产品存在大量中小企业长尾竞争,单一企业很难获得更大份额,老大哥Finisar也吃不消了,选择了卖掉自己。通过并购整合不断做大做强,是一条可靠的途径。
但是,这条路还没有走完,5G来了。5G带来了全新的市场,最直接的,5G基站部署需要光纤互联,将会带来大量的前传、中回传光模块需求,被各路资本觊觎。此前有业内人士估计,保守计算需要前传25G光模块3600万只,乐观估算需要前传25G光模块9600万只。若取平均值,约需6000万只光模块。
光器件企业纷纷投资开发5G光模块理所当然,光设备、光纤光缆企业也扎堆进入这一市场,尤其是光纤光缆企业,找不到几家不做光模块的。此外,通信业还有很多上市公司切入5G光模块市场,利用资本的力量分一杯羹。据悉在行业重地武汉·中国光谷,林立着大大小小数十家光模块研发中心,来自于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企业。
5G将引入更多的竞争者,更强的资本力量。对于辛辛苦苦做技术研发的企业来说,可谓喜忧参半。忧的是,各类企业搅局,可能会不按常理出牌,导致研发投入难以获得合理的份额和利润;喜的是,资本最终会认识到核心技术的力量,为行业带来追赶、超越的机会。
尤其对于中国光器件企业,追赶了几十年,已经走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刻。5G时代到来,通信技术的国家竞争,会让光器件行业真正得到资本市场的重视、得到政策的关照,诞生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这一天不会太远。